拼音注音 : Kānɡ Gǔ Lǎo
別名 : 糠古老、看谷老、老谷穗、槍谷老、老槍谷、槍谷
來源 : 真菌類霜霉科指梗霉屬植物禾指梗霉(粟白發(fā)菌)Sclerospora graminicola (Sacc.)Schroet.寄生粟穗上而形成的糠粃谷穗。秋季收割小米時采收,曬干即為成品。用時剪成段。
性味 : 咸,寒。
功能主治 : 清濕熱,利小便。用于尿路感染,浮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 2~5錢。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Kānɡ Gǔ Lǎo
別名 : 看谷老、老谷穗、鎗谷、鎗谷老、老鎗谷
出處 : 《山西中草藥》
來源 : 為禾本科植物粟感染禾指梗霉而生糠秕的病穗。秋季收割粟米時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 華北、東北、西北等種植粟米的地區(qū)常有發(fā)現(xiàn)。
性狀 : 病穗呈貂尾狀。花穎發(fā)展成畸形葉狀體,大多不實或間有少數(shù)子粒。用手搓時可散落棕色粉末狀的卵孢子。
性味 : 咸,微寒。
功能主治 : 清濕熱,利小便,止痢。治尿道炎,痢疾,浮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錢。
復(fù)方 : ①治尿道炎,小便澀痛:糠谷老五錢,水煎服。②治體虛浮腫、心煩、口渴、小便少:糠谷老五錢,水煎服。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Kānɡ Gǔ Lǎo
別名 : 看谷老、老谷穗、粟奴、禾指梗霉、粟白發(fā)菌、粟白發(fā)、老槍谷、谷子白發(fā)
英文名 : Foxtail Millet
出處 : 出自《山西中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霜霉科真菌禾生指梗霉寄生在谷子上所產(chǎn)生的病菌穗。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lerospora graminicola(Sacc.)Schrot.采收和儲藏:秋季收割粟米時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寄生于谷子的幼苗、葉及花穗上。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等地。
原形態(tài) : 菌絲體無橫隔膜,壁薄,無色。孢子囊梗叢生,短而粗,近頂端數(shù)次分枝,(250-420)μm×(20-27)μm,無色,無隔膜;孢子囊為倒卵形或橢圓形,(10-27)μm×(14-43)μm,頂端有乳頭狀突起,產(chǎn)生2-4個游動孢子。孢子不規(guī)則形,側(cè)生2條鞭毛,不久鞭毛失去而成為靜孢子;靜孢子球形,直徑65-100μm,遇潮濕即萌發(fā)芽管。卵器黃褐色,壁厚,孢子近球形,淡黃色或黃褐色,直徑30-35μm。被侵染的谷穗短縮,肥腫,部分或全部變?yōu)榛?,呈貂尾狀、掃帚狀或刺猬狀,帶紅色,枯死后變深褐色,破裂后放出大量粉末,即為卵孢子。
性狀 : 性狀鑒別 病菌穗呈貂尾狀,長5-17cm,直徑約3cm,淡黃色至黃褐色,基部常有短花序梗。全穗密被病變的葉狀體,披針形,或絲裂呈發(fā)狀,長8-15mm。大多不實或間有少數(shù)子粒。用手搓可散落棕色粉末狀物。質(zhì)松散。氣微腥,味淡稍澀。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棕褐色。卵孢子球形、近球形至長圓形,在藏卵器內(nèi),淡黃色或黃褐色,直徑25-40μm。孢子囊廣卵形至卵球形,長20-30μm,直徑15-20μm,透明無色。游動孢子腎形,中凹處具2條鞭毛。孢囊梗稀少,長150-200μm,直徑16-20μm,頂端不規(guī)則分枝2-3次,主枝直徑8-16μm,末端小枝呈圓錐狀。
炮制 :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篩去泥土。飲片性狀:為貂尾狀?;ǚf呈葉狀體,大多不實或間有少數(shù)子粒。用手搓時可散落棕色粉末狀的卵孢子。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陰涼干燥處。
歸經(jīng) : 大腸;脾;腎;膀胱經(jīng)
性味 : 淡;微寒
功能主治 : 清利濕熱。主水腫;小便不利;心煩;口渴;痢疾;濕疹;瘡癤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復(fù)方 : ①治尿道炎,小便澀痛: 糠谷老五錢,水煎服。②治體虛浮腫、心煩、口渴、小便少:糠谷老五錢,水煎服。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7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糠油
下一篇: 苦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