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Liú Lán Xiānɡ
別名 : 香花菜、綠薄荷、青薄荷、魚香菜
來源 : 唇形科薄荷屬植物留蘭香Mentha spicata L.[M. viridis L.],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陰干。
性味 : 辛、甘,微溫。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散寒,止咳,消腫解毒。用于感冒咳嗽,胃痛,腹脹,神經(jīng)性頭痛;外用治跌打腫痛,眼結(jié)膜炎,小兒瘡癤。
用法用量 : 0.5~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絞汁點(diǎn)眼。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Liú Lán Xiānɡ
別名 : 綠薄荷、青薄荷
英文名 : Herba Menthae Spicatae
來源 : 為唇形科植物留蘭香Mentha spicata L.的全草。5~8月采收。
生境分布 : 河北、廣東、江蘇等地栽培,新疆有野生。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0.3~1.3m,有分枝。根莖橫走。莖方形,多分枝,紫色或深綠色。葉對生,橢圓狀披針形,長1~6cm,寬3~17mm,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有疏鋸齒,兩面均無毛,下面有腺點(diǎn);無葉柄。輪傘花序密集成頂生的穗狀花序;苞片線形,有緣毛;花萼鐘狀,外面無毛,具5齒,有緣毛;花冠紫色或白色,冠筒內(nèi)面無環(huán)毛,有4裂片,上面的裂片大;雄蕊4,伸出于花冠外;花柱頂端2裂,伸出花冠外。小堅果卵形,黑色,有微柔毛?;ㄆ?~8月,果期8~9月。
化學(xué)成分 : 含揮發(fā)油,油中主要為藏茴香酮(carvone)、檸檬烯(limonene)、水芹烯(phellandrene)。
功能主治 : 疏風(fēng),理氣,止痛。用于感冒、咳嗽、頭痛、脘腹脹痛、痛經(jīng)。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Liú Lán Xiānɡ
別名 : 南薄荷、升陽菜、香花菜、綠薄荷、魚香菜、血香菜、狗肉香、假薄荷、皺葉薄荷、香薄荷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留蘭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ntha spicata L采收和儲藏:7-9月采收,多為鮮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原產(chǎn)南歐,加那利群島、馬德拉群島及美國。資源分布:現(xiàn)我國河北、江蘇浙江、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都有栽培,或逸出為野生。新疆有野生。
原形態(tài) : 留蘭香,多年生芳香性草本,高30-130cm。多分枝,無毛。葉對生;葉柄長1-2mm;葉披針形、披針狀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7cm,寬1-2cm,先端銳尖,基部圓鈍至楔形,邊緣具稀疏不規(guī)則的鋸齒,齒尖突出向前,鮮綠色,兩面具腺鱗,無毛或下面略具短毛。輪傘花序密集成頂生的穗狀花序,長4-10cm,基部數(shù)花序有時疏離;濾包片線形,長2.6-3.6mm,長超過花萼;花萼鐘形,長約2mm,具肋脈13,略呈二唇形,上唇3齒,長為0.6mm,中齒略短,下唇短,下唇2齒,長約0.8mm,萼齒邊緣略具纖毛;花冠淡紫色,長約4mm,兩唇形,上唇較寬,先端微凹,下唇3裂較狹,上唇外略具短毛,花冠筒內(nèi)、外肖滑;雄蕊4,近于相等,長4-4.5mm,花藥2室,紫色,后變褐色。小堅果卵形,長0.7mm,寬0.5mm,黑色,具細(xì)小窩孔?;?-9月,果期9-10月。
化學(xué)成分 : 從留蘭香揮發(fā)油中分得左旋α-蒎烯(α-pinene),左旋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左旋的檸檬烯(limonene)和右旋的3-O-辛醇(3-O-octanol),葛縷酮(carvone),胡薄荷酮(pulegone)。印度產(chǎn)的鮮葉揮發(fā)油含葛縷酮,左旋的檸檬烯和二氫香葦醇(dihydrocarveol)
性味 : 味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 : 解表;和中;理氣。主
用法用量 : 感冒;咳嗽;頭痛;咽痛;目赤;鼻衄;胃痛;腹;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9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琉璃草根
下一篇: 留師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