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Liáo Yè Zhú Gēn
別名 : 簝?nèi)~根(《分類草藥性》)。
出處 : 《重慶草藥》
來源 : 為禾本科植物金佛山赤竹的根。
生境分布 : 自生房屋周圍,間有栽培。分布四川。
原形態(tài) : 金佛山赤竹,又名:簝?nèi)~竹。小型竹類。稈高60厘米上下,直徑2~3毫米,共有8~9節(jié)。節(jié)間平滑無毛,圓筒形或基部一側(cè)微具溝槽,長約5~10.5厘米;籜環(huán)明顯,稈環(huán)稍有隆起,籜鞘宿存,緊抱節(jié)間,淡枯草色,長4~8厘米,厚紙質(zhì),背部密生易落之白色絨毛,落后表面留有凹痕或黑色小疣點,上半部質(zhì)薄,近邊緣處密生纖毛,長可達1毫米以上;籜耳不發(fā)達;籜舌無毛,棕色,膜質(zhì),高4~6毫米,頂端具2突,籜葉宿存,形微小,三角形至尖卵形,長3~15毫米,上面無毛,邊緣微粗糙,內(nèi)卷;稈每節(jié)僅生1枝,不再分枝,無毛而有白色蠟粉。枝籜干后呈橙紅色。葉3片,稀有4~5枚,生于枝端,葉鞘黃綠色,長5~8.5厘米,背面無毛,最下之1枚葉鞘外緣有纖毛;無葉耳及鞘口繸毛;葉片廣披針形,長6~15.8厘米,寬18~47毫米,先端漸尖并有細長之尖頭,基部圓形而收縮成柄,中脈在下面隆起,次脈5~8對,小橫脈甚密,邊緣具小鋸齒,粗糙。葉柄無毛而微具白粉,長約5毫米?;ㄐ蛭匆?。
藥理作用 : 同屬植物"屋久笹"(日文"笹",小竹之意)對大鼠AH39腹水肝癌有效。"熊笹"(為日本九州島島島島產(chǎn)之山白竹)之水浸液小量能興奮離體蛙心,大量則抑制之,并有降壓、利尿、興奮離體腸管之作用。"笹"葉的木質(zhì)中的多酚,可能是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成分。
性味 : 《重慶草藥》:"味甘,性涼,無毒。"
功能主治 : ①《分類草藥性》:"治一切癆傷吐血,崩癥,咳嗽。去風(fēng)。"②《重慶草藥》:"治火牙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2兩。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Liáo Yè Zhú Gēn
別名 : 簝?nèi)~根
英文名 : root of Jinfeshan Sasa
出處 : 出自《重慶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鄂西箬竹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ndocalamus wilsoni(Rendle)C.S.Chao et C.D.Chu[Arundinaria wilson Rendli;Sasa nubigena Keng f.;Indocalamus nubigenus (Keng f.)T.P.Yi ex H.R.Zhao et Y.L.Yang].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300-3000m的山頂平原上。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 鄂西箬竹 植株呈灌木狀。竿高30-90cm,直徑2-4mm,空腔徑0.5-1mm,全竿共7-9節(jié)。節(jié)間平滑或幼時有白色柔毛,長4-12cm;籜環(huán)平;籜鞘緊抱竿,長約為節(jié)間之半,淡棕紅色或稻草色,厚紙質(zhì),背部密被易脫落的白色絨毛,縱脈清晰;籜耳無;籜舌短,高約0.6mm;籜片微小,長卵關(guān)披針形,或長三角形,基部稍收縮,先端尖銳,長2-15mm;枝籜干后呈橙紅色,枝籜的籜舌高1.5-4mm,籜片披針形或窄卵狀披針形,長2.5-4cm。每枝條之頂端生有3葉,稀4或5葉;葉鞘黃綠色稍帶紅,無毛或具白色柔毛;葉舌發(fā)達,高達2.5-9mm;葉片長橢圓關(guān)披針形,長6-17cm,寬1.5-4.7cm,先端漸尖成一細長之尖頭,基部呈圓形或?qū)捫ㄐ?,收縮成葉柄,上表面黃綠色,無毛,下表面灰綠色,有疏毛, 次脈4-8對,在葉兩面均甚明顯,小橫脈作方格狀密集。圓錐花序長5-10cm,其基產(chǎn)為葉鞘所包裹,花枝分枝纖細,斜升,無毛,腋間有枕瘤;小穗常帶紫色,含3-7朵小花,長1.5-2.6cm;小穗軸節(jié)間長約4mm,密被黃白色絨毛;穎通常2片,無毛,第1穎長2-3mm,具明顯或不明顯的3脈,第2穎長3-5mm,具明顯或不明顯的5-7脈;外稃先端漸尖呈短芒尖,具7-9脈,被微毛,其基盤密生白色絨毛,內(nèi)稃長6-7.2mm,被微毛;花藥黃色;花柱多為2枚,稀有3枚(惟其中1枚較細),柱頭于羽毛狀?;ㄆ?-9月。
藥理作用 : 同屆植物屋久(日文世,小竹之意)sasaowatarii Makino對大鼠 AH39腹水肝癌有效。熊控Bambusa veitchii(為日本九州島島島島產(chǎn)之山自竹)之水浸液小量能興奮離體蛙心,大量則抑制之,并有降壓、利尿、興奮離體腸管之作用。世葉的木質(zhì)中的多酚,可能是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成分。
性味 : 甘;涼
功能主治 : 清熱止血。主癆傷吐血;崩漏;咳嗽;牙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0-60g。
各家論述 : 1.《分類草藥性》:治一切瘤傷吐血,崩癥,咳嗽。去風(fēng)。2.《重慶草藥》:治火牙痛。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60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簕莧菜
下一篇: 類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