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中藥材

      老虎泡

      中醫(yī)世家 2023-05-04 11:38:30

      《中藥大辭典》:老虎泡

      拼音注音 : Láo Hǔ Pào

      別名 : 老熊泡(《四川常用中草藥》),牛毛大王

      、空洞泡
      、紅毛巾(《貴州藥植目錄》)

      出處 : 《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 : 為薔薇科植物紅毛懸鉤子的根和葉

      。全年可采
      ,曬干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溝邊

      。分布四川
      、湖北
      、云南、貴州
      、臺(tái)灣

      原形態(tài) : 紅毛懸鉤子又名:川黔懸鉤子。落葉蔓生小灌木

      ,長達(dá)3米
      。莖較粗壯,紅褐色
      ,有棱
      ,密生紅褐色剛毛和疏生皮刺
      。3出復(fù)葉
      ;小葉寬卵形
      、倒卵形或橢圓形,長3~8厘米
      ,寬2.5~6厘米,頂生小葉長達(dá)13厘米
      ,先端突尖
      ,基部圓形
      ,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
      ,正面紫綠色,無毛
      ,下面散生柔毛,沿葉脈疏生皮刺和柔毛
      ;葉柄長1.5~2.5厘米,和葉軸密生剛毛和少數(shù)皮刺
      ;托葉絲狀
      ,下部與葉柄愈合,上部呈線狀
      ,先端尖?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紊虺删蹅慊ㄐ蛞干蛡?cè)生
      ;花梗短;花白色
      ,直徑約1.5厘米
      ,花萼基部聯(lián)合成淺盤狀,5裂
      ,裂片卵狀披針形
      ,先端尾尖;花瓣5
      ,白色,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
      ,先端有齒牙,兩面均有稀疏白色柔毛
      ;雄蕊多數(shù)
      ;雌蕊多數(shù),離生
      ,基部有白色柔毛。聚合果近球形
      ,直徑約5毫米,紅色

      性味 : 《四川常用中草藥》:"酸咸

      ,平。"

      功能主治 : ①《四川常用中草藥》:"祛風(fēng)

      ,除濕
      ,散瘰疬
      。根: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
      ,刀傷
      ,吐血
      ,九子爛瘍,目中流淚
      。葉:治黃水瘡及狗咬傷。"②《貴州藥植目錄》:"補(bǔ)腎
      ,解毒
      ,和血。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
      ,黃水瘡,腎虛陽萎
      ,血尿。"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

      ;煎湯
      ,0.5~1兩;或浸酒
      。外用:搗敷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老虎泡

      拼音注音 : Láo Hǔ Pào

      英文名 : Root or leaf of Pinfa Raspberry

      出處 :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紅毛懸鉤子的根。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Rubus pinfaensis Lévl.et Vant.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挖 根

      ,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2200m的山坡灌叢、雜木林內(nèi)或林緣

      ,也見于山谷或山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南、湖北
      、臺(tái)灣、廣西
      、云南、四川、貴州

      原形態(tài) : 紅毛懸鉤子 落葉蔓生小灌木

      ,長達(dá)3m
      。小枝較粗壯,有棱
      ,密被紅褐色刺毛,并具柔毛和稀疏皮刺
      。小葉3枚;寬卵形、倒卵形
      ,長3-8cm,寬2.5-6cm
      ,頂生小葉長達(dá)13cm,先端尾尖或急尖
      ,基部圓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細(xì)銳鋸齒
      ,上面紫紅色
      ,無毛
      ,下面散生柔毛,沿葉脈疏生刺毛和皮刺
      ;葉柄長2-4.5cm,頂生小葉柄長1.5-3cm,側(cè)生小葉近無柄
      ,和葉軸均被紅褐色刺毛和少數(shù)皮刺
      ;托葉絲狀?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shù)朵在葉腋團(tuán)聚成束
      ,稀單生;花梗短
      ;花白色,直徑約1-1.3cm
      ,花萼5裂
      ;花瓣5,長倒卵形
      ,基部具爪,長于萼片
      ;雄蕊多數(shù)
      ;雌蕊多數(shù)
      ,基部有白色柔毛
      。聚合果近球形
      ,直徑約5-8mm,熟時(shí)金黃色或紅黃色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ㄆ?-4月
      ,果期5-6月

      化學(xué)成分 : 根含2a,3β

      ,23a-三乙酰氧基-19a-羥基-12-烏蘇烯-28β酸-甲酯(methyl-2a,3β
      ,23a-triacetoxy-19a-hydroxyure-12-en-28β-oate)

      歸經(jīng) :

      ;腎經(jīng)

      性味 : 酸咸;涼

      功能主治 : 涼血止血

      ,祛風(fēng)除濕,解毒療瘡
      。主血熱吐血,尿血
      ,便血
      ,崩漏
      ,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
      ,瘰疬
      ,濕疹
      ,帶下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15-30g
      ;或浸酒
      。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 1.《四川常用中草藥》:祛風(fēng),除濕

      ,散瘰疬
      。根: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
      ,刀傷
      ,吐血,九子爛瘍
      ,目中流淚。葉:治黃水瘡及狗咬傷
      。2.《貴州藥植目錄》:補(bǔ)腎
      ,解毒
      ,和血。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
      ,黃水瘡,腎虛陽萎
      ,血尿。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60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猴頭菌
      大青木
      拼音注音 : Dà Qīng Mù別名 : 路邊青
      、臭葉樹
      、羊咪青、青心草
      、臭大青、鴨公青
      竹葉心
      來源 :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
      。性味 : 甘
      羊外腎
      《中藥大辭典》:羊外腎拼音注音 :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 羊石子(《本事方》)
      ,羊腎(《四川中藥志》)。出處 : 《綱目》來源 : 為?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苿?dòng)物山羊或綿羊的睪丸。宰羊時(shí)
      甲魚頭
      拼音注音 : Jiǎ Yú Tóu別名 : 腳魚頭、團(tuán)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