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Lì Zhī Gēn
出處 : 《本草圖經(jīng)》
來源 : 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根。
功能主治 : 治胃寒脹痛,疝氣,遺精,喉痹。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2兩。
復方 : ①治胃寒脹痛:鮮荔枝根一至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②治疝氣:鮮荔枝根二兩。水煎調(diào)紅糖飯前服。(《福建中草藥》)③治遺精日久,肌肉消瘦,四肢無力,關(guān)節(jié)酸痛腫脹:荔枝樹根二兩,豬小肚一個。水二碗,燉成八分,去渣,食小肚及飲湯。(《泉州本草》)④治喉痹腫痛:荔枝花并根,共十二分。以水三升,煮去滓,含,細細咽之。(《海上集驗方》)㈤治血崩:荔枝根30克,酒煎服,連服兩三日。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Lì Zhī Gēn
英文名 : Litchi root, Lychee root
出處 : 出自《本草圖經(jīng)》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tchi chinensis Sonn.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根,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分布于華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廣東和福建南部、臺灣栽培最盛。
原形態(tài) : 荔枝 常綠喬木,高10-15m。偶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葉連柄長10-25cm,或過之;小葉2或3對,少4對,小葉柄長7-8mm,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6-15cm,寬2-4cm,先端驟尖或尾狀短漸尖,全緣,無毛,薄革質(zhì)或革質(zhì)。圓錐花序頂生,闊大,多分枝;花草性,雌雄同株;萼淺杯狀,深5裂,被金黃色短絨毛;花瓣5,基部內(nèi)側(cè)有闊而生厚毛的鱗片;雄蕊6-7,有時8,花絲長約4mm;子房密被小瘤體和硬毛。果卵圓形至近球形,長2-35cm,成熟時通常暗紅色至鮮紅色。種子全部被肉質(zhì)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歸經(jīng) : 胃;脾;腎經(jīng)
性味 : 微苦;澀;溫
功能主治 : 理氣止痛;解毒消腫。主胃痛;疝氣;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30g,鮮品60g。
復方 : ①治胃寒脹痛:鮮荔枝根一至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②治疝氣:鮮荔枝根二兩。水煎調(diào)紅糖飯前服。(《福建中草藥》)③治遺精日久,肌肉消瘦,四肢無力,關(guān)節(jié)酸痛腫脹:荔枝樹根二兩,豬小肚一個。水二碗,燉成八分,去渣,食小肚及飲湯,(《泉州本草》)④治喉痹腫痛:荔枝花并根,共十二分。以水三升,煮,去滓,含,細細咽之。(《海上集驗方》)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61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荔枝核
下一篇: 荔枝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