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Lǘ Dá Gǔn ér Cǎo
別名 : 還陽參
出處 : 《內蒙古中草藥》
來源 : 為菊科植物屠還陽參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凈切碎,曬干。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路旁。分布內蒙古。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體呈灰綠色,含乳汁,有毛?;~簇生,卵狀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長4~10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漸狹成柄,邊緣分裂成不規(guī)則的櫛齒狀的線形或三角形裂片,裂片全緣或有淺齒牙,兩面有毛。莖生葉少數(shù),小形,線狀,全緣或羽狀分裂。頭狀花序單生或2~4集生于莖頂,直徑2.5~3厘米,總苞線狀披針形,銳尖,密被毛,全為舌狀花,鮮黃色。瘦果紡錘形,有縱棱,冠毛白色。
性味 : 苦,微寒。
功能主治 : 益氣,止嗽平喘,清熱降火。治支氣管炎、肺結核。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2~5錢:熬膏或研末為丸。外用:熬膏涂敷。
復方 : ①治慢性氣管炎:還陽參二斤,地龍三兩(研粉),大棗一斤,黑豆一斤(用童便二碗浸透,曬干研粉),將還陽參與大棗用砂鍋煮爛,至水盡為度,取棗肉曬干研粉。然后與上藥和勻,蜜丸每粒重二錢,每早晚各服二丸,紅糖水送服:或還陽參、大棗各等分,熬膏,每次服一湯匙,日服二次。②治無名腫毒:還陽參,熬膏外敷。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63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驢頭
下一篇: 驢打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