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Lǐ Yú Mù
別名 : 鯉魚眼睛(《食療本草》)。
出處 : 《本草拾遺》
來源 : 為鯉科動物鯉魚的眼睛。
化學成分 : 鯉眼含維生素C0.44毫克%,一般春夏較秋冬為高。鯉為淡水魚,網(wǎng)膜上幾乎只有維生素A2(海產(chǎn)魚只有A1而無A2)。
功能主治 : 《食療本草》:"刺在肉中,中風水腫痛者,燒鯉魚眼睛作灰,納瘡中,汁出即可。"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Lǐ Yú Mù
別名 : 鯉魚眼睛
英文名 : Carp eyes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鯉科動物鯉的眼睛。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prinus carpio L.采收和儲藏:將鯉魚殺死后,取出眼球,洗凈,晾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多棲息于江河、湖泊、水庫、池沼的松軟底層和水草叢生處。資源分布:除西藏以外,各省市、自治區(qū)均有分布。
原形態(tài) : 鯉魚,體呈紡錘形,側扁,腹部圓。吻鈍??诙宋?,呈馬蹄形。須2對。眼小,位于頭縱軸的上方。下咽齒3行,內側的齒呈臼齒形。鱗大,側線鱗33-39。鰓耙一般為18-22。背鰭3,15-21,第3硬刺堅強,后緣有鋸齒。 臀鰭3,5。第3硬刺后緣也有鋸齒。身體背問號 純黑色,側線的下方近金黃色,腹部淡白色。背、尾鰭基部微黑,雄魚尾鰭和臀鰭橙紅色。
化學成分 : 1.鯉眼含維生素C0.44mg%,一般春夏較秋冬為高。2.鯉為淡水魚,網(wǎng)膜上幾乎只有維生素A2(海產(chǎn)魚只有A1而無A2)。
性味 : 甘,平。
功能主治 : 止痛;消腫;排膿。主炎癥;水腫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燒灰敷。
各家論述 : 《食療本草》:刺在肉中,中風水腫痛者,燒鯉魚眼睛作灰,納瘡中,汁出即可。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63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鯉魚皮
下一篇: 鯉魚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