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Línɡ Yú
別名 : 雪魿(《綱目拾遺》),魿魚(姚可成《食物本草》),土鈴魚(《本草求原》)。
出處 : 姚可成《食物本草》
來源 : 為鯉科動物鯪魚的肉。
生境分布 : 分布于珠江流域及海南島。
原形態(tài) : 體長、側(cè)扁,腹部圓,背部在背鰭前方稍隆起。體長約30厘米。頭短,吻圓鈍,吻長略大于眼徑。眼側(cè)位,眼間距寬??谙挛?,較小,呈弧形,上下頜角質(zhì)化。須2對,吻須較明顯,頜須短小。唇的邊緣有多數(shù)小乳狀突起,上唇邊緣呈細(xì)波形,唇后溝中斷。下咽齒3行。鱗中等大,側(cè)線鱗38~41。背鰭Ⅲ12,無硬刺,其起點至尾基的距離大于至吻端的距離。臀鰭Ⅲ5。尾鰭分叉深。體上部青灰色,腹部銀白,體側(cè)在胸鰭基的后上方,有8~9個鱗片的基部具黑色斑塊。幼魚尾鱗基部有一黑色斑點。棲于南方水溫較高的河流內(nèi),以藻類及水底腐殖質(zhì)為食。產(chǎn)卵期4~9月。冬季在河床深水處越冬。
性味 :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無毒。"②《本草求原》:"甘,平,無毒。"
注意 : 《本草求原》:"陰虛喘嗽忌之。"
功能主治 :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主滑利肌肉,通小便。治膀胱結(jié)熱,黃疸,水鼓。"②《綱目拾遺》:"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濕。"③《本草求原》:"補中開胃,益氣血,功近鯽魚。"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63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鯉魚齒
下一篇: 鯪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