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Bō Luó Mì Shù Yè
出處 : 《廣西中草藥》
來源 : 為??浦参锬静_樹干中流出的樹脂。用刀刺破樹皮,待有乳白色樹脂流出,即用盛器裝好備用。
性味 : 《廣西中草藥》:"味淡澀。"
功能主治 : 《廣西中草藥》:"散結(jié)消腫,止痛。治瘡癤紅腫,或瘡癤紅腫引起的淋巴結(jié)炎,用鮮樹液涂患處。"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Bō Luó Mì Shù Yè
出處 : 出自《廣西中草藥》;《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波羅蜜樹皮分泌一種樹脂,菲律賓人用療潰瘍。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浦参锬静_樹液。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采收和儲藏:用利器刺破樹皮,待有乳白色樹脂流出,用盛器裝好。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熱帶地區(qū)。資源分布: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常綠喬木,高8-15m,全體有乳汁。有進(jìn)有板狀根,單葉,旋狀排列;葉柄長1-3cm;托葉佛焰苞狀,早落;葉片厚革質(zhì),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7-25cm,寬3-12cm,先端鈍而短漸尖,基部楔形稍下延,全緣或3裂(萌生枝或幼枝上葉),上面深綠色,光亮,下面淺綠色,略粗糙?;▎涡?,雌雄異株;雄花序頂生或腋生,圓柱形,長5-8cm,直徑2.5cm,幼時包藏于托葉內(nèi);雄花花被2裂,裂片鈍,雄蕊1;雌花序圓柱形或長圓形,生于樹干或主枝上的球形花托內(nèi);雌花花被管狀,六棱形,花柱側(cè)生。聚合果長圓形、橢圓形或倒卵形,成熟時長25-60cm,寬25-50cm,大者重達(dá)20kg,黃綠色,表面有六角形的瘤狀突起,內(nèi)有很多黃色肉質(zhì)的花被,果柄粗壯,長5-10cm;瘦果長圓形,長約3cm,寬1.5-2cm?;ㄆ诖骸⑾募?,果期夏、秋季。
性味 : 淡;澀;性平
功能主治 : 消腫散結(jié);收澀止癢。主瘡癤紅腫或瘡癤紅腫引起的淋巴結(jié)炎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鮮品涂。
各家論述 : 《廣西中草藥》:散結(jié)消腫,止痛。治瘡癤紅腫,或瘡癤紅腫引起的淋巴結(jié)炎,用鮮樹液涂患處。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62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波羅蜜葉
下一篇: 波羅蜜核中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