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Bái Lán Huā
別名 : 白玉蘭、白緬花
來源 : 木蘭科含笑花屬植物白蘭花Michelia alba DC.,以根、葉、花入藥。夏秋采,鮮用或曬干。
性味 : 苦、辛,微溫。
功能主治 : 芳香化濕,利尿,止咳化痰。根: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癰腫。葉:支氣管炎,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ǎ褐夤苎?,百日咳,胸悶,口渴,前列腺炎,白帶。
用法用量 : 根、葉0.5~1兩,花2~4錢;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Bái Lán Huā
別名 : 白蘭,白玉蘭(《廣州植物志》)。
出處 : 《四川中藥志》
來源 : 為木蘭科植物白蘭花的花。夏末秋初花開時(shí)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于路旁或庭園中。福建、廣東、廣西、云南、四川、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均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常綠喬木,高達(dá)10~20米(江,浙等地天氣較寒,常呈灌木狀,高僅1~2米);樹皮灰色,幼枝和芽被白色柔毛。葉薄革質(zhì)?;ド?,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0~25厘米,寬4~9厘米,兩端均漸狹,兩面無毛或于下面被疏毛,小脈網(wǎng)狀;葉柄長1.5~2厘米,上有短的托葉痕跡,約為柄全長的1/3或1/4?;ò咨?,單花腋生,極香,長3~4厘米;萼片長圓形;花瓣線狀,長3.2厘米;雄蕊多數(shù),多列,花絲扁平;心皮多數(shù),胚珠在每心皮內(nèi)多于2,螺旋狀排列于延長有柄的花托上,子房被毛,柱頭頭狀。果近球形,由多數(shù)開裂的心皮組成,多不結(jié)實(shí)。花期7月。
化學(xué)成分 : 葉含生物堿、揮發(fā)油、酚類。鮮葉含油0.7%,油主要成分為芳樟醇、甲基丁香油酚和苯乙醇。根和莖皮含黃心樹寧堿、氧化黃心樹寧堿,柳葉木蘭堿和白蘭花堿。
藥理作用 : 用其蒸餾液(1:4)作動物實(shí)驗(yàn),鎮(zhèn)咳(氨水引咳法)、祛痰(酚紅法)、平喘(組織胺致喘)作用都不強(qiáng);加入了哥王及地龍等制成復(fù)方,則可提高療效。
性味 : 苦辛,溫。①《四川中藥志》:"苦,微溫,無毒。"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辛,溫。"
功能主治 : 止咳,化濁。治慢性支氣管炎。前列腺炎,婦女白帶。①《四川中藥志》:"治白濁及女子白帶。"②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行氣化濁,止咳。治前列腺炎,婦女白帶,小兒支氣管炎,虛勞久咳。"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錢。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慢性氣管炎:取白玉蘭葉1斤,加水2斤,經(jīng)2次蒸餾,取回蒸餾液1/4斤(濃度為1:4),即為玉蘭露。用法與療效:㈠玉蘭露每日20毫升頓服,治療83例,近期控制24例,顯效21例,好轉(zhuǎn)23例,有效率為81.9%;㈡玉蘭露服法同上,另用花生油0.5毫升穴位注射(肺俞穴),10天1次,治療25例,有效率為88%;㈢內(nèi)服玉蘭露,配合了哥王片,日服3次,每次3片,治療120例,有效率為77.5%。上法均以10天為一療程。作用以鎮(zhèn)咳,平喘較好。祛痰稍遜,也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對咳、喘、痰的開始見效時(shí)間以1~5天的例數(shù)最多,顯效及近控時(shí)間以6~10天的例數(shù)最多。部分患者停藥后3~6個(gè)月追蹤復(fù)查,結(jié)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復(fù)發(fā),其中內(nèi)服加穴位注射者復(fù)發(fā)率較低。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Bái Lán Huā
別名 : 白緬花、白木蘭、黃桷蘭、緬桂花
出處 : 出自《四川中藥志》。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木蘭科植物白蘭的花。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ichelia alba Dc.采收和儲藏:夏、秋開花時(shí)采收,鮮用或曬干備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適生了溫暖濕潤氣候和肥沃疏松的土壤。資源分布:找國浙江、福建、臺灣、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廣為栽培。長江流域各地盆栽或溫室越冬。原產(chǎn)印度尼西亞爪哇。
原形態(tài) : 喬木,高10-20m,在較寒冷地區(qū)常呈灌木狀,高僅1-2m。樹皮灰色,幼枝密被淡黃白色柔毛,后漸脫落。葉互生;葉柄長1.5-2cm;托葉痕為葉柄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葉薄革質(zhì);葉片長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10-27cm,寬4-9.5cm,先端長漸失或尾狀漸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或下面疏生微柔毛。花白色,清香,單生于葉腋;花被10片以上,長約3cm;雄蕊多數(shù),花絲扁平,藥隔頂端伸出成長興頭;雄蕊群有柄,長約4mm,心皮多數(shù),通常部分心皮不發(fā)育,形成疏生的聚合果?;ㄆ?-9月,夏季盛對,少見結(jié)實(shí)。
栽培 : 適宜生長于溫暖濕潤氣候和肥沃疏松的土壤,喜光。不耐干旱,也不耐水澇,根部受水淹2-3d即枯死。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比較敏感,抗性差。少見結(jié)實(shí),多用嫁接繁殖,用黃蘭、含笑、醉香含笑為砧,也可用空中壓條或靠接繁殖。
性狀 : 性狀鑒別 花狹鐘形,長2-3cm,紅棕色至棕褐色。花被片多為12片,外輪狹披針形,內(nèi)輪較小;雄蕊多數(shù),花藥條形,淡黃棕色,花絲短,易脫落;心皮多數(shù),分離,柱頭褐色,外彎,花柱密被灰黃色細(xì)絨毛?;ū汩L2-6mm,密被灰黃色細(xì)絨毛。質(zhì)脆,易破碎。氣芳香,味淡。
化學(xué)成分 : 皮中含氧代黃心樹寧堿(oxoushinsunine),柳葉木蘭堿(salicfoline),白蘭花堿(michelalbine),黃心樹寧堿(ushinsunine)[1]。鮮葉含揮發(fā)油0.7%,油中主要成分為芳樟醇(linalool),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和苯乙醇(phenyl-ethyl alcohol)[2]。花中含揮發(fā)油,主成分為d,l-α-甲基丁酸甲酯(methyl d,l-α-methyl butyrate)[3,4],另含芳樟醇,α-甲基丁酸乙酯(ethyl-α-methylbutyrate),乙醛(acetaldehyde),乙酸甲酯(methyl acetate),丙酸甲酯(methyl propionate),異丁酸甲酯(methyl isobutyrate),內(nèi)酸乙酯(ethyl propionatre),丁酸甲酯(methyl butyrate),已酸甲酯(methyl hexanoate),戊酸丁酯(butyl pentanoat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檸檬烯(limonene),苯甲酸甲酯(methyl benzoate),沉香醇(agarol),羅勒烯(ocimene),別羅勒烯(alloocimene),3-甲基丁酸乙酯(ethyl-3-methyl butyrate),順式-氧化芳樟醇(cis-linalool oxid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甲基異丁香酚(methyl isoeugenol)等[3-5]。
藥理作用 : 用其蒸餾液(1:4)作動物實(shí)驗(yàn),鎮(zhèn)咳(氨水引咳法)、祛痰(酚紅法)、平喘(組織胺致喘)作用都不強(qiáng);加入了哥王及地龍等制成復(fù)方,則可提高療效。
性味 : 苦;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 : 化濕;行氣;止咳。主胸悶腹脹;中暑;咳嗽;前列腺炎;白帶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9g。
各家論述 : 1.《四川中藥志》:治白濁及女子白帶。2.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行氣化濁,止咳。治前列腺炎,婦女白帶,小兒支氣管炎,虛勞久咳。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64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白八角蓮
下一篇: 白蘭花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