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Bái Yè Huǒ Cǎo
別名 : 拿戛千里光、白背艾,火門艾、大葉艾、滿山香(《廣西藥植名錄》),大白葉子火草(《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出處 :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 為菊科植物白千里光的根或全草。夏、秋采收,洗凈曬干備用。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林沿、荒地灌木叢中。分布我國西南各地。
原形態(tài) : 亞灌木,高約1.5米,全株被白色茸毛。莖干白色,直立。單葉互生,倒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有粗鋸齒,下面密被白色茸毛;葉柄長約1厘米,白色,有毛??偁罨ㄐ蛞干蝽斏换ń瘘S色,花瓣長約8毫米,有較多的白毛;雄蕊5;子房無毛。瘦果圓柱形,有棱,冠毛白色,較硬。
性味 :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性平,味淡。"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清熱,利尿。治感冒發(fā)熱,支氣管炎,哮喘,腎炎水腫,急性膀胱炎。①《廣西藥植名錄》:"全株:祛風(fēng),暖胃,消瘡毒。治刀傷,腹痛,腹瀉,哮喘。"②《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發(fā)散,定喘,驅(qū)蟲。治感冒高熱,尿赤尿閉,腎炎水腫,氣管、支氣管炎,哮喘,蛔蟲癥。"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5~1兩。
復(fù)方 : 治急性膀胱炎:白葉火草根,配青蒿、木賊、猴子背巾、燈芯草。水煎服。(《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Bái Yè Huǒ Cǎo
別名 : 白背艾、火門艾、大葉艾、滿山香、大白葉子火草
英文名 : Nagens Groundsel
出處 :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植物白千里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necio nagensium C. B. Clarke [Synotis nagensium (G. B. Clarke) C. Jeffery et Y. l.Chen]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沿、荒地灌木叢中。資源分布:分布于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白千里光 亞灌木,高約1.5m。全株被白色茸毛。莖直立,白色。葉互生;葉柄長約1cm,白色,有毛;葉片倒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有粗鋸齒,下面密被白色茸毛。由頭狀花序組成的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舌狀花,管狀花均為黃色,花瓣長約8mm,有較多的白毛;雄蕊5,子房無毛。瘦果,圓柱形,有棱,冠毛白色,較硬?;ㄆ?-11月。
性味 : 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 : 散風(fēng)熱;定喘咳;利水濕。主感冒發(fā)熱;咳喘;小便淋澀;腎炎水腫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 1.《廣西藥植名錄》:全株:祛風(fēng),暖胃,消瘡毒。治刀傷,腹痛,腹瀉,哮喘。2.《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發(fā)散,定喘,驅(qū)蟲。治感冒高熱,尿赤尿閉,腎炎水腫,氣管、支氣管炎,哮喘,蛔蟲癥。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64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白葉刺根
下一篇: 白葉瓜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