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Bái Sōnɡ Tǎ
別名 : 松塔、松球 出處 : 《山西中草藥》 來源 : 為松科植物白皮松的球果。春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地林區(qū),喜光。分布于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四川北部和湖北西部,在遼寧、河北、山東和江蘇等地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白皮松,又名:三針松、白骨松。常綠喬木,高達30米。樹皮灰綠色或淡灰褐色,內(nèi)皮白色 化學成分 : 松塔含揮發(fā)油、皂甙、酚類等 性味 : 《山西中草藥》:"苦,溫 功能主治 : 《山西中草藥》:"鎮(zhèn)咳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2兩 臨床應用 : 治療慢性氣管炎:據(jù)2000余例的系統(tǒng)觀察 備注 : 同屬植物馬尾松的球果稱紅皮松塔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Bái Sōnɡ Tǎ 別名 : 松塔、松球 出處 : 出自《山西中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松科植物白皮松的球果。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nus bungeana Zucc.ex Endl.采收和儲藏:冬初采收球果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山地 原形態(tài) : 喬木,高達30m 栽培 : 1.生物學特性 耐嚴寒 性狀 : 性狀鑒別 球果卵圓形,長5-7cm,淡黃褐色或棕褐色 毒性 : 小鼠一次灌胃的半數(shù)致死量,揮發(fā)油為2.29g/kg,酚部分為0.208g/kg。亞急性毒性,大灌服煎劑50g/kg或2%揮發(fā)油乳劑15ml/kg,每天1次,連續(xù)1.5月,煎劑組動物給藥初期出現(xiàn)厭食、體重下降、豎毛等現(xiàn)象,經(jīng)10余日逐漸恢復正常,對其體重和肝功能(谷丙轉(zhuǎn)氨酶和麝香草酚濁度試驗)都無不良影響,病理切片檢查亦未發(fā)現(xiàn)有藥物中毒性病變。 化學成分 : 白松塔含皂甙、酚類、揮發(fā)油、揮發(fā)油中含檸檬酸(limonene)等。 藥理作用 : 1.祛痰、止咳、平喘作用 煎劑50g/kg或酚部分1.5g/kg,用小鼠酚紅法證明有明顯的祛痰作用;揮發(fā)油亦有一定的祛痰作用,主要為中性油Ⅱ(尚未鑒定)?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倱]發(fā)油2g/kg 性味 : 苦;性溫 功能主治 : 祛痰;止咳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2兩 各家論述 : 《山西中草藥》:鎮(zhèn)咳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66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白松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