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Bái Guǒ Gēn
出處 : 《重慶草藥》
來源 : 為銀杏種植物銀杏的根或根皮。9~10月采 原形態(tài) : 植物形態(tài)詳"白果"條 化學成分 : 根皮含白果苦內(nèi)酯C 性味 : 味甘 注意 : 寒盛未解,勿用 功能主治 : 益氣補虛弱 復方 : 治遺精:白果根二兩,何首烏(鮮)二兩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Bái Guǒ Gēn 別名 : 銀杏根 出處 : 出自《重慶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inkgo biloba L.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酸性土壤,排水良好的地帶的天然林中;資源分布:分布于北自沈陽,南達廣州,東起華東,西南至貴州、云南都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落葉喬木,高可達40m。枝有長枝與短枝,幼樹樹皮淡灰褐色,淺縱裂 性狀 : 1.性狀鑒別 根呈圓柱形 性味 : 甘 注意 : 有實邪者禁服 功能主治 : 益氣補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66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中華本草》:白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