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Bái Liánɡ Mǐ
出處 : 《別錄》
來源 : 為植物白粱的種仁 原形態(tài) : 粱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種 性味 : 《別錄》:"甘 功能主治 : 和中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或煮粥 復方 : ①治中風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Bái Liánɡ Mǐ 別名 : 白米 英文名 : seed of Foxtail Millet 出處 : 出自1.《別錄》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品種之一的種仁 生境分布 : 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1.粱 歸經(jīng) : 脾;胃經(jīng) 性味 : 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 : 益氣;和中除煩止渴。主胃虛嘔吐;煩渴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0-90g;或煮粥。 各家論述 : 1.《別錄》:除熱,益氣。2.孟詵:患胃虛并嘔吐食及水者,用米汁二合,生姜汁一合服之。除胸膈中客熱,移五臟氣,續(xù)筋骨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70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白簕枝葉
下一篇:
白紫草
《中華本草》:白粱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