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Bái é Gāo
別名 : 白鵝脂(《千金·食治》)。
出處 : 《別錄》
來源 : 為鴨科動物鵝的脂肪。
原形態(tài) : 動物形態(tài)詳"鵝肉"條。
化學(xué)成分 : 鵝脂主含甘油三油酸酯、甘油三棕擱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參見"鵝肉"條。
性味 : 甘,涼。①《開寶本草》:"微寒。"②《綱目》:"甘,微寒,無毒。"③《醫(yī)林纂要》:"甘,平。"
功能主治 : 潤皮膚,消癰腫。治皮膚皴裂。①《別錄》:"主耳卒聾,以灌之。"②《日華子本草》:"潤皮膚。"③《綱目》:"治唇沈,手足皴裂。消癰腫,解礜石毒。"④《本草從新》:"祛風(fēng),潤燥。"⑤《醫(yī)林纂要》:"治癬禿店疥。"
用法用量 : 外用:涂敷。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Bái é Gāo
別名 : 白鵝脂
英文名 : goose Fatty
出處 : 出自《別錄》。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鴨科動物家鵝的脂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ser cygnoides domestica Brisson采收和儲藏:宰鵝時剖腹取脂肪,熬油。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水性好,善在水中生活。群性強(qiáng),性很勇敢,喜斗遇人或其他動物時,常頭向前下方伸,張開兩翅用嘴喙擊而無所顧忌。聽覺靈敏,鳴聲宏大,又好相應(yīng)和。以青草、蔬菜、種籽、糠麩等植物 性為食。資源分布:以華東、華南地區(qū)飼養(yǎng)較多。一般飼養(yǎng)于河湖近旁。
原形態(tài) : 家鵝,體長約60-80cm。嘴扁闊,前額有肉瘤,雄者膨大,黃色或黑褐色。頸長。體軀寬壯,龍骨長,胸部豐滿。尾短。羽毛白色或灰色。腳大有蹼,黃色或黑褐色。體軀站立時昂然挺立。
化學(xué)成分 : 家鵝脂肪(fat)的脂肪酸(tatty acid)組成,主要有:油酸(oleic acid),檢察員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不皂化物為膽甾醇(cholesterol)。
歸經(jīng) : 心;小腸經(jīng)
性味 : 味甘;性涼
功能主治 : 潤皮膚;解毒腫。主皮膚皴裂;耳聾;聤耳;噎膈反胃;藥物中毒;癰腫;疥癬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食,適量。外用:適量,涂敷。
各家論述 : 1.《別錄》:主耳卒聾,以灌之。2.《日華子本草》:潤皮膚。3.《綱目》:治唇沈,手足皴裂。消癰腫,解石毒。4.《本草從新》:祛風(fēng),潤燥。5.《醫(yī)林纂要》:治癬禿瘡疥。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77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白鴨肉
下一篇: 白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