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Bái Hè Ténɡ
別名 : 白面水雞(《陸川本草》),白背絲綢(《生草藥手冊》),白底絲綢(《嶺南草藥志》),綢緞藤 出處 : 《本草求原》 來源 : 為旋花科植物白鶴藤的莖葉。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分布我國華南各地。 原形態(tài) : 纏繞藤本。葉卵形至橢圓形,長5~11厘米,寬3~9厘米,先端短尖或鈍,基部渾圓或有時微心形,上面禿凈或近禿凈,下面密被銀色緊貼的柔毛?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性狀 : 干燥莖葉,莖扭曲,表面暗灰棕色,有縱溝紋,斷面綠白色,有明顯的維管束,淡棕色。葉稍卷曲,質(zhì)脆易碎,表面暗棕色至紫色,背面淺灰綠色,緊貼絲光毛 性味 : ①《陸川本草》:"苦辛 功能主治 : 化痰止咳,理血祛風(fēng)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錢 復(fù)方 : ①治急、慢性支氣管炎:白鶴蘸(干品)五錢至一兩 備注 : 本植物的根(白鶴藤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77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