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Bǎi Hé Huā
出處 : 《滇南本草》
來源 : 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
化學成分 : 參見"百合"條。
歸經(jīng) : 《滇南本草》:"入肺。"
性味 : 《滇南本草》:"性微寒平,味甘微苦。"
注意 : 《滇南本草》:"肺有風邪者忌用。"
功能主治 : 潤肺,清火,安神。治咳嗽,眩暈,夜寐不安,天皰濕瘡。①《滇南本草》:"止咳嗽,利小便,安神寧心定志。"②《綱目》:"治小兒天皰濕瘡,暴干研末,菜子油涂。"③《要藥分劑》:"潤肺清火。"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2~4錢。外用:研末調(diào)敷。
復方 : 治老弱虛暈,有痰有火,頭目昏暈:百合花三朵,皂角子七個(微焙)?;蛎刍蛏程峭宸#ā兜崮媳静荨罚?/span>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Bǎi Hé Huā
英文名 : flower of Greenish Lily
出處 : 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合、卷丹、山丹或川百合的花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Lilium brownii F. E.Brown ex Miellezvar.viridulum Baker[L.browniiF.E.Brownex Miellez var.colchesteri(Van Houtt.)Wils.ex Elwes ] 2.Lilium lancifolium Thunb. [L.tigrinum Ker-Gawl.] 3.Liliumpumilum DC.[L.tenuifolium Fisch.] 4.Lilium davidii Duch.采收和儲藏:6-7月采摘,陰干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山坡草叢、石縫中或村舍附近。也有栽培。2.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林緣路旁及山坡草地。3.生于海拔400-2500m的山坡、林下及山地巖石間。 4.生于海拔850-32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緣。資源分布:1.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2.分布于河北、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 3.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山東、河南等地。 4.分布于山西、陜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1.百合,多年生草本,高70-150cm。莖上有紫色條紋,無毛;鱗莖球形,直徑約5cm,鱗莖瓣廣展,無節(jié),白色。葉散生,具短柄;上部葉常小于中部葉,葉片倒披針形至倒卵形,長7-10cm,寬2-3cm,先端急尖,基部余窄,全緣,無毛,有3-5條脈。花1-4朵,喇叭形,有香味;花被片6,倒卵形,長15-20cm,寬3-4.5cm,多為白色,背面帶紫褐色,無斑點,先端彎而不卷,蜜腺兩邊具小乳頭狀突起;雄蕊6,前彎,花絲長9.58-11cm,具柔毛,花藥橢圓形,丁字著生,花粉粒褐紅色;子房長柱形,長約3.5cm,花柱長11cm,無毛,柱頭3裂。蒴果長圓形,長約5cm,寬約3cm,有棱。種子多數(shù)?;?、果期6-9月。 2.卷丹 多年生草本,高1-1.5m。鱗莖卵圓狀扁球形,高4-7cm,直徑5-8cm。莖直立,淡紫色,被白色綿毛。葉互生,無柄;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20cm,寬0.5-2cm,向上漸小成苞片狀,上部葉腋內(nèi)常有紫黑色珠芽。花3-6朵或更多,生于近頂端處,下垂,橘紅色,花蕾時被白色綿毛;花被片披針形向外反卷,內(nèi)面密被紫黑色斑點;雄蕊6,短于花被,花藥紫色;子房長約1.5cm,柱頭3裂,紫色。蒴果長圓形至倒卵形,長3-4cm。種子多數(shù)。花期6-7月,果期8-10月。3.山丹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鱗莖圓錐形或長卵形,直徑1.8-3.5cm,具薄膜,鱗瓣長圓形或長卵形,長2-3.5cm,寬0.7-1.2cm,白色。葉散生于莖中部,無柄;葉片條形,長3-10cm,寬1-3mm,無毛,先端銳尖,基部漸窄,有1條明顯的脈?;ㄒ恢翑?shù)朵,生于莖頂或在莖端葉腋間,俯垂,鮮紅色或紫紅色;花被片6,長3-4.5cm,寬5-7mm,內(nèi)花被片稍寬,反卷,無斑點或有少數(shù)斑點,蜜腺兩邊有乳頭狀突起;雄蕊6,短于花被,花絲無毛,花藥長橢圓形,黃色,具紅色花粉粒;子房圓柱形,長約9mm,花柱比子房長1.5-2倍。蒴果長圓形。花期7-8月,果期8-10月。 4.川百合 多年生草本,高約1.5m。鱗莖球形,直徑2-4cm,白色。莖直立,具小突起或稀疏的錦毛。葉散生,中部密集;葉片條形,長6-10cm,寬2-3mm,兩面無毛,邊緣反卷并有明顯的小乳頭狀突起,葉腋處具白色綿毛,中脈明顯?;▎紊?-8朵成總狀排列,下垂,橙黃色,直徑5-8cm;花梗長3-6cm,具披針形葉狀苞片;花被片6,長圓形,長4-6cm,寬1cm左右,向外反卷,具紫色斑點,外面具稀綿毛,蜜腺兩邊具毛和乳頭狀突起;花絲無毛,花藥長圓形,長1.4-1.6cm,花粉深橘紅色;花柱長為子房的2倍。蒴果長橢圓形,長3.5cm,直徑1.7-2cm?;ㄆ?-8月,果期9月。
化學成分 : 1.卷丹 花粉含已糖激酶(hexokinase),還含蛋白質(zhì)21.29%,脂肪12.43%,淀粉3.61%,還元糖11.47%,維生素B1443μm%,B21829μm%,泛酸306μm%,維生素C21.2mg%,并含β-胡蘿卜素等。 2.山丹 花含β,β-胡蘿卜素(β,β-carotene),(3S,5R,3'S,5'R)-辣椒紅素酯[(3S,5R,3'S,5'R)-capsanthin ester],正-二十九酸(n-nonacosane),正-二十七酸(n-heptacosane),正-二十五酸(n-pentacosane),正-二十七酸(n-tricosane)。
歸經(jīng) : 肺
性味 : 甘;苦;微寒
注意 : 《滇南本草》:“味酸者,劍肺,有風邪者忌用?!?/span>
功能主治 : 清熱潤肺;寧心安神。主咳嗽痰少或粘;眩暈;夜寐不安;天皰濕瘡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2g。外用:研末調(diào)敷。
各家論述 : 1.《滇南本草》:止咳嗽,利小便,安神寧心定志。2.《綱目》:治小兒天皰濕瘡,暴干研末,菜子油涂。3.《要藥分劑》:潤肺清火。4.《本草正義》:百合之花,夜合朝開,以治肝火上浮,夜不成寐,甚有捷效,不僅取其夜合之義,蓋甘涼泄降,固有以靖浮陽而清虛火也。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78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百合子
下一篇: 百味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