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Bì Lì
別名 : 木蓮藤(《日華子本草》),辟萼(《質(zhì)問本草》),石壁蓮(《植物名匯》),木瓜藤、膨泡樹、餅泡樹、壁石虎、木壁蓮(《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爬墻虎、風(fēng)不動(《中國藥植志》),彭蜂藤(《福建民間草藥》),石龍?zhí)伲ā吨兴幹尽罚?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出處 : 《本草拾遺》
來源 : 為桑科植物薜荔的莖、葉。4~6月間采取帶葉的莖枝,曬干,除去氣根 生境分布 : 野生于山坡樹木間或斷墻破壁上。分布山東 原形態(tài) : 常綠攀援灌木,有乳汁。莖灰褐色,多分枝;幼枝有細(xì)柔毛,幼時作匍匐狀,節(jié)上生氣生根。不育幼枝的葉小,互生,卵形,長0.6~2.5厘米,基部偏斜 性狀 : 干燥莖枝呈圓柱形 化學(xué)成分 : 本植物乙醇浸出液中分離得5種晶體:內(nèi)消旋肌醇 性味 : 酸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利濕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錢(鮮品2~3兩) 復(fù)方 : ①洽風(fēng)濕痛,手腳關(guān)節(jié)不利:薜荔藤三至五錢 備注 : 本品的不育幼拄,有些地區(qū)作絡(luò)石藤用。參見"絡(luò)石藤"條。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Bì Lì 別名 : 薛、牡贊、木蓮、木蓮藤、過水龍、辟萼、石壁蓮、木瓜藤、膨泡樹、壁石虎、木壁蓮、爬墻虎、風(fēng)不動、彭蜂藤、王不留行、石蓮、常春藤、石龍?zhí)佟⑹谔?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 : 藥材基源:為?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曠野樹上或村邊殘墻破壁上或石灰?guī)r山坡上。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 原形態(tài) : 常綠攀援或匍匐灌木 性狀 : 性狀鑒別 莖圓柱形 化學(xué)成分 : 葉含脫腸草素(herniarin) 炮制 : 去雜質(zhì) 性味 : 味酸、性涼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除濕;活血通絡(luò);解毒消腫。主風(fēng)濕痹痛;坐骨神經(jīng)痛;瀉?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60-90g);搗汁、浸酒或研末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82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薜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