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Bànɡ Lán Yè
別名 : 紅蚌蘭葉(廣東中藥》Ⅱ)
出處 : 《廣東中藥》Ⅱ
來源 : 為鴨跖草科植物紫萬年青的葉。春、秋均可采收,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多栽培供觀賞。分布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原形態(tài) : 紫萬年青,又名:紫蒀、紫蘭、紅面將軍、血見愁。多年生草本。莖粗壯,多少肉質(zhì),高不及50厘米,不分枝。葉互生而緊貼,披針形,長15~30厘米,寬2.5~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鞘狀,上面綠色,下面紫色?;ò咨干?,具短柄,多數(shù),聚生,包藏于苞片內(nèi);苞片2,蚌殼狀,大而壓扁,長3~4厘米,淡紫色;萼片3,長圓狀披針形,分離,花瓣?duì)?;花?,分離;雄蕊6,花絲有毛;子房無柄,3室。蒴果,開裂。花期夏季。
性味 : 甘,涼。①《陸川本草》:"苦,寒。"②《南寧市藥物志》:"平,微辛澀。"⑦《廣東中藥》Ⅱ:"甘淡,涼。"
功能主治 : 清熱,止血,去瘀。治肺熱燥咳,吐血,便血,尿血,痢疾,跌打損傷。①《陸川本草》:"去瘀止痛。治痢疾,跌打駁骨。"②《南寧市藥物志》:"清熱止血。治便血,咳血,尿血。"③《廣東中藥》Ⅱ:"止咳,止血。治勞傷吐血,咳血,便血,痰火核,肺燥熱咳。"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Bànɡ Lán Yè
別名 : 紫萬年青葉、蚌花葉、紅蚌蘭葉
英文名 : Herb of Siebold Buttercup
出處 : 出自《廣東中藥》Ⅱ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鴨跖草科植物紫萬年青的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Rhoeo discolor(L' Her.) Hance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人工栽培于庭園、花圃。資源分布:我國南方各地可露天種植,其他地區(qū)多溫室栽培。
原形態(tài) : 紫萬年青 多年生草本,高50cm。莖較粗壯,肉質(zhì)。節(jié)密生,不分枝。葉基生,密集覆瓦狀,無柄;葉片披針形或舌狀披針形,長10-30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擴(kuò)大成鞘狀抱莖,上面暗綠色,下面紫色。聚傘花序生于葉的基部,大部藏于葉內(nèi);苞片2,蚌殼狀,大而扁,長3-4cm,淡紫色,包圍花序,花多而小,白色;萼片3,長圓狀披針形,分離,花瓣?duì)睿换ò?,分離,卵圓形;雄蕊6,花絲被長毛;子房3室。蒴果2-3室,室背開裂?;ㄆ?-7月。
性味 : 甘;涼;淡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化瘀止血。主肺熱咳嗽;吐血;衄血;便血;瀉痢;跌打損傷;瘰疬;瘡癤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可用至6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 1.《陸川本草》:去痰止痛。治痢疾,跌打駁骨。2.《南寧市藥物志》:清熱止血。治便血,咳血,尿血。3.《廣東中藥》Ⅱ: 止咳,止血。治勞傷吐血,咳血,便血,痰火核,肺燥熱咳。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82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蚌
下一篇: 蚌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