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Cì Yú
別名 : 樞(《詩經(jīng)》),荎(《爾雅,),柘榆、梗榆(《廣雅》),釘枝榆(《中國樹木分類學》),刺梅(《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出處 : 《本草拾遺》
來源 : 為榆科植物刺榆的根皮、樹皮或嫩葉。
生境分布 : 生于山麓、路旁、村落附近。分布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落葉喬木,高可達10米。樹皮暗灰色,深溝裂;幼枝灰褐色,具密毛或疏生柔毛,有粗長的刺。葉互生,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2~5.5厘米,寬1~3厘米,先端微鈍,基部圓形或廣楔形,邊緣有粗鋸齒,上面綠色,疏生脫落性柔毛,毛脫落后留有黑色凹痕,下面黃綠色。沿葉脈初具疏生柔毛,后漸脫落;葉柄長1~4毫米,密被短茸毛?;s性同株,1~4朵簇生于小枝下部或葉腋;花萼4~5裂;雄蕊4;雌蕊歪生,花柱2裂。堅果扁,長5~6毫米,具歪形的翅,先端2裂,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7~9月。
功能主治 :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癰腫,根皮或樹皮和醋搗爛敷患處;治水腫,嫩葉作羹食。"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88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刺楸莖
下一篇: 刺榆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