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ú Huā Yè
別名 : 容成(《金匱玉函方》)。
出處 : 《別錄》
來源 : 為菊科植物菊的葉。
性味 : 《本草求原》:"辛甘,平。"
功能主治 : 治疔瘡,癰疽,頭風,目眩。①《食療本草》:"作羹,主頭風,目眩,淚出,去煩熱,利五臟。"②《日華子本草》:"明目。生熟并可食。"③《本草求原》:"清肺,平肝膽。治五疔、疳疔毒、癰疽、惡瘡。"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或搗汁。外用:搗敷。
復方 : ①治疔腫:菊葉一握(冬用其根),搗汁服一升。(《綱目拾遺》)②治疔毒,及一切無名腫毒:白菊花葉連根,捶取自然汁一茶盅,滾酒調(diào)服;用酒煮服亦可,生用更妙。病重宜多服。渣敷患處,留頭不敷,蓋被睡臥出仟。(《壽世良方》菊花飲)③治紅絲疔:白菊花葉(無白者,別菊亦可,冬月無葉,取根),加雄黃錢許,蜓蚰二條,共搗極爛,從頭敷至絲盡處為止,用絹條裹緊。(《綱目拾遺》)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Jú Huā Yè
別名 : 容成
英文名 : Chrysanthemum leaf
出處 : 出自《名醫(yī)別錄》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菊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Tzvel.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摘,洗凈,鮮用或曬。
原形態(tài) : 菊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莖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卵形至披針形,長5-15cm,羽狀淺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頭狀花序直徑2.5-20cm,大小不一,單個或數(shù)個集生于莖枝頂端;總苞片多層,外層綠色,條形,邊緣膜質(zhì),外面被柔毛;舌狀花白色、紅色、紫色或黃色。瘦果不發(fā)育?;ㄆ?-11。
化學成分 : 葉含多種游離氨基酸[1]。
性味 : 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 : 清肝明目;解毒消腫。主頭風;目眩;疔瘡;癰腫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臨床應(yīng)用 : 1.治疔腫:菊葉一握(冬用其根),搗汁服一升。(《綱目拾遺》)2.治疔毒,及一切無名腫毒:白菊花葉連板,捶取自然汁一茶盅,滾酒調(diào)服;用酒煮服亦可,主用更妙。病重宜多服。渣敷患處,留頭不敷,蓋被睡臥出汗。(《壽世良方》菊花飲)3.洽紅絲疔:白菊花葉(無白者,別菊亦可,冬月無葉,取根),加雄黃錢許,蜒蚰二條,共搗極爛,從頭敷至絲盡處為止,用絹條裹緊。(《綱目拾遺》)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888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菊花
下一篇: 菊花暗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