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īn Biān Tù ěr
別名 : 兔耳草(《慈航活人書》),兔耳箭 出處 : 《綱目拾遺》 來源 : 為菊科植物杏香兔兒風(fēng)的全草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陰地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 藥理作用 : 水煎液(100%)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其抑菌圈清晰透明,直徑有17毫米(紙片法)。 歸經(jīng) : 《綱目拾遺》:"入肺經(jīng)。" 性味 : 甘,寒。①《綱目拾遺》:"味甘淡。""性寒,味苦。"②《泉州本草》:"苦,寒,無毒。"③《貴州草藥》:"性溫,味微甜。"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治虛癆咳血,汲熱黃疸,水腫,癰疽腫毒,瘰疬。①汪連仕《采藥書》:"入血分,止吐血,治肺癰。"②《綱目拾遺》:"治虛癆吐血。""行血涼血,清肺火。治吐血,癆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搗爛塞鼻。 復(fù)方 : ①治咳嗽吐血:㈠杏香兔耳風(fēng)。煮豬肺食。㈡杏香兔耳風(fēng)三至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②治水腫:㈠大種巴地香根二兩。煎水服。(《貴州草藥》)㈡鮮杏香兔耳風(fēng)根。加食鹽搗爛,敷肚臍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③治骨蒸勞怯:兔耳一枝箭,蒸雞服。(《綱目拾遺》)④治腸癰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Jīn Biān Tù ěr 別名 : 兔耳草;兔耳箭 英文名 : Frangrant Ainsliaea Herb, Herb of Frangrant Ainsliaea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1.《百草鏡》:兔耳一枝箭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杏香兔耳風(fēng)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insliaea fragrans Champ.采收和儲藏:春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灌木林下、溝邊草叢等處 原形態(tài) : 桔香兔耳風(fēng)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 性狀 : 性狀鑒別 本品皺縮卷曲 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無羈萜酮(friedelin),表面羈萜醇(epifriedelinol),羊齒烯醇(ferneneol),三十二烷酸(dotriacontanoic acid),二十六醇(hexacos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D-glucoside)[1]。地上部分含倍半萜內(nèi)酯:8α-羥基-11α,13-二氫中美菊素C(11α-13-dihydrozaluzanin C),中美菊素(zaluzanin)C,和丁香烯(caryophyllene),豆甾醇(stigmasterol)[2]。 藥理作用 : 水煎液(100%)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其抑菌圈清晰透明,直徑有17mm(紙片法)。 歸經(jīng) : 歸肺;肝經(jīng) 性味 : 味甘;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 : 清熱補虛;涼血止血;利濕解毒。主虛勞骨蒸;肺癆咳血;婦女崩漏;濕熱黃疸;水腫;癰疽腫毒;瘰疬結(jié)核;跌打撈員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包煎),10-15g;或感研粉。外用:適量 各家論述 : 1.汪連仕《采藥書》:入血分,止吐血,治肺癰。2.《本草綱目拾遺》:治虛癆吐血。行血涼血,清肺火。治吐血,癆傷,肺癰,肺痿,黃疸,心疼,跌打,風(fēng)氣,傷力,咳嗽咯血,腫毒。3.《泉州本草》:清熱瀉肺火,涼血止血。治肺癰,腸癰,肺虛骨蒸癆熱,癰疽腫毒。4.《湖南藥物志》:消炎解毒,止血生肌。5.《貴州草藥》:散寒解表,利水除濕,解毒軟堅,鎮(zhèn)驚。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888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中華本草》:金邊兔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