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Jī Zhuǎ Zhī Pí
出處 : 《陸川本草》
來源 : 為番荔枝科植物假鷹爪的樹皮。
原形態(tài) : 植物形態(tài)詳"酒餅葉"條。
功能主治 : 《陸川本草》:"搗爛開好酒擦疥癬。"
復(fù)方 : 脫魚鱗痣:雞爪杖皮四兩,酸醋一斤,煲濃汁洗一至二次。(《陸川驗方》)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Jī Zhuǎ Zhī Pí
英文名 : bark of Chinese Desmos
出處 : 出自《陸川本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番荔枝科植物假鷹爪的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esmos chinensis Lour.[D.cochinchinensis sensu Merr.]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丘陵山坡、林緣灌木叢中或低海拔荒野、路邊以及山谷、溝邊等地。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1-3m。枝粗糙,有縱條紋或灰白色凸起的皮孔。單葉互生;葉片長圓形或圓形,長4-13cm,寬2-5cm,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粉綠色?;▎味渑c葉互生或?qū)ι?,黃綠色,下垂;花梗長2-5.5cm;萼片3,卵圓形,長3-5mm;花瓣6,2輪,外輪比內(nèi)輪大,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9cm,寬1-2cm;雄蕊多數(shù),藥隔先端截形;心皮多數(shù),柱頭2裂。果實伸長,在種子間縊縮成念珠狀,長2-5cm,聚生于果梗上,子房柄明顯。種子球形,直徑約5mm。花期夏季,果期秋季至翌年春季。
性狀 : 1.性狀鑒別 枝皮半筒狀或條片狀,直徑約1cm,厚約2mm。外表淺棕色,具細(xì)縱皺紋和橫裂紋,并有眾多黃棕色點狀皮孔,栓皮脫落處顯暗黃棕色,有明顯彎曲的縱向棱線;內(nèi)表面黃棕色,具細(xì)密縱皺紋。質(zhì)稍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氣微香,味微辣。2.顯微鑒別 枝皮橫切面:木栓層為數(shù)列木栓細(xì)胞。皮層狹窄,有棕黃色分泌細(xì)胞散在,老莖樹皮的皮層有石細(xì)胞分成。韌皮部寬厚,韌皮纖維束與薄壁組織相間排列達(dá)10余層,韌皮束兩側(cè)有草酸鈣方晶伴存。本品韌皮射線及皮層細(xì)胞含淀粉粒。
鑒別 : 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適量,置水浴中溫浸1h,濾過。濾液適當(dāng)濃縮,備用。①取濾液1ml,加入數(shù)滴濃鹽酸及少量鎂粉,溶液顯紅色。(檢查黃酮類化合物)②取濾液1ml,滴加碘化鉍鉀試液2滴,即產(chǎn)生橘紅色沉淀。(檢查生物堿)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性味 : 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 : 止痛;殺蟲。主風(fēng)濕骨痛;疥癬
用法用量 : 內(nèi)用:煎湯,9-15g。外用:適量,酒炒敷;或搗爛加酒擦;或加醋煎濃汁洗。
各家論述 : 《陸川本草》:搗爛開好酒擦疥癬。
摘錄 :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889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鯽魚膽
下一篇: 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