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L,中藥,落花生枝葉" />
  •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中藥材

      落花生枝葉

      中醫(yī)世家 2023-07-13 18:22:27

      《中藥大辭典》:落花生枝葉

      拼音注音 : Luò Huā Shēnɡ Zhī Yè

      出處 : 《滇南本草》

      來源 : 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枝葉。

      化學(xué)成分 : 花生的地上部分含有多種揮發(fā)性成分

      ,已確證的有:戊烯醇-3
      、已醇、芳樟醇
      、α-松油醇
      、牻牛兒醇

      功能主治 : ①《滇南本草》:"治跌打損傷

      ,敷傷處
      。"②《滇南本草圖說》:"治瘡毒。"

      臨床應(yīng)用 : ①治療失眠取鮮花生葉40克(干葉30克)

      ,制成200毫升煎劑,早晚兩次分服
      。一般用藥4~7劑后
      ,睡眠情況即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②治療高血壓取干花生葉按常規(guī)制成浸膏片
      ,日服3次,每次3片
      。試用于40多例
      ,在3~7天內(nèi)能使血壓從160~170/110~100毫米汞柱降至正常范圍,自覺癥狀亦有所好轉(zhuǎn)
      ,無副作用。但血壓超過200/110毫米汞柱者則不易見效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落花生枝葉

      拼音注音 : Luò Huā Shēnɡ Zhī Yè

      別名 : 花生莖葉

      英文名 : Stem and leaf of Peanut

      出處 : 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rachis hypogaea L.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莖葉
      ,洗凈
      ,鮮用或切碎曬干

      生境分布 :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落花生 一年生草本。莖高30-70cm

      ,匍匐或直立,有棱
      ,被棕黃色長(zhǎng)毛
      。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
      ,互生
      ;葉柄長(zhǎng)2-5cm,被棕色長(zhǎng)毛
      ;托葉大,基部與葉柄基部連生
      ,披針形
      ,長(zhǎng)3-4cm,脈紋明顯
      。小葉通常4枚,橢圓形至倒卵形
      ,有時(shí)為長(zhǎng)圓形
      ,長(zhǎng)2-6cm
      ,寬1-2.5cm
      ,先端圓或鈍。花黃色
      ,單生或簇生于葉腋,開花期幾無花梗
      ;萼管細(xì)長(zhǎng)
      ,萼齒上面3個(gè)合生
      ,下面一個(gè)分離成二唇形
      ;花冠蝶形,旗瓣近圓形
      ,寬大,翼瓣與龍骨瓣分離
      ;雄蕊9
      ,合生,1個(gè)退化
      ,花藥5個(gè)長(zhǎng)圓形,4個(gè)近于圓形
      ;花柱細(xì)長(zhǎng)
      ,柱頭頂生
      ,疏生細(xì)毛
      ,子房?jī)?nèi)有1至數(shù)個(gè)胚珠,胚殊受精后
      ,子房柄伸長(zhǎng)至地下,發(fā)育為莢果
      。莢果長(zhǎng)橢圓形
      ,種子間?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O縮,果皮厚
      ,革質(zhì)
      ,具突起網(wǎng)脈
      ,長(zhǎng)1-5cm
      。種子1-4顆。花期6-7月
      ,果期9-10月。

      化學(xué)成分 : 地上部分含有多種揮發(fā)性成分

      ,已確證的有1-戊烯-3醇(1-pentene-3-ol)
      ,己醇(1-hexanol)
      ,芳樟醇(linalool)
      ,α-松油醇(α-terpineol),牻牛兒醇(geraniol)
      。花生葉中還含有阿魏酸(ferulic acid)
      ,對(duì)香豆酸(p-coumaric acid)
      ,馬栗樹皮素(esculetin),咖啡酸(caffeic acid)
      ,蒎立醇(pinitol),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
      ,大豆皂甙(soyasaponin)I和硝酸鉀(KNO3)

      藥理作用 : 1.止血作用 花生莖葉細(xì)末懸液灌服0.1g/kg或0.63g/kg可顯著縮短小鼠斷尾出血時(shí)間和血凝時(shí)間

      ,0.63g/kg還顯著拮抗60Co照射所致小鼠血小板數(shù)低下
      。2.降壓作用 花生葉醇提取物5g(生藥)/kg靜注對(duì)麻醉犬有顯著的降壓作用,平均降壓百分率為47.3%
      ,降壓維持時(shí)間39min,阻斷頸總動(dòng)脈
      、阻斷竇神經(jīng)及切斷迷走神經(jīng)均有顯著降壓作用
      ,但不能拮抗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
      ,提示其降壓作用為中樞性而與外周a-腎上腺素能受體無直接關(guān)系
      。降壓的主要成分黃酮類化合物。3.鎮(zhèn)靜催眠作用 花生葉的水
      、醇、石油醚等提取物灌服能顯著減少小鼠自發(fā)活動(dòng)
      ,并明顯抑制被動(dòng)運(yùn)動(dòng)
      ,顯著增加小鼠從滾棒上的跌落率,表明其有鎮(zhèn)靜
      、催眠作用
      。4.毒性 花生莖葉毒性很小,花生葉水或醇提取液給小鼠灌胃250g/kg不引起死亡
      。花生莖葉27g/kg灌胃也不引起小鼠死亡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性味 : 甘淡

      ;平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寧神降壓

      。主跌打損傷,癰腫瘡毒
      ,失眠
      ,高血壓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30-60g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臨床應(yīng)用 : 1.治療失眠:取鮮花生葉40g(干葉30g),制成200ml煎劑

      ,早晚兩次分服
      。一般用藥4-7劑后,睡眠情況即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治療高血壓:取干花生葉按常規(guī)制成浸膏片,日服3次
      ,每次3片
      。試用于40多例
      ,在3-7天內(nèi)能使血壓從160-170/110-100mm汞柱降至正常范圍
      ,自覺癥狀亦有所好轉(zhuǎn),無副作用
      。但血壓超過200/110mm汞柱者則不易見效。

      各家論述 : 1.《滇南本草》:治躍打損傷

      ,敷傷處。2.《滇南本草圖說》:治瘡毒。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890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猴頭菌
      《全國中草藥匯編》:猴頭菌別名 : 猴頭
      石長(zhǎng)生
      拼音注音 :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 丹草、長(zhǎng)生草
      、丹沙草
      、生肌草、石中珠
      、巖浮萍、豬毛七
      、水豬毛七
      、豬鬃草、豬毛腳筋草出處 : 石長(zhǎng)生
      兩面青
      《全國中草藥匯編》:兩面青拼音注音 : Liǎnɡ Miàn Qīnɡ別名 : 甲滿來源 : 紫金?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苾擅媲郙aesa indica (Roxb.)A. DC.,以全株入藥
      。生境分布 : 云南
      大青木
      拼音注音 : Dà Qīng Mù別名 : 路邊青
      、臭葉樹
      、羊咪青、青心草
      、臭大青、鴨公青
      、淡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