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Cí Zhú Qì Sǔn
別名 : 陰慈竹筍子、陰筍子(《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出處 : 《草木便方》
來源 : 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筍,曬干。
性味 : 《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苦微甘,無毒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6~2兩。外用:煅存性,研末敷。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Cí Zhú Qì Sǔn 別名 : 陰慈竹筍子、陰筍子、氣筍子 英文名 : Omei Mountain Bambusa 出處 : 出自于《草木便方》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i)Keng f.[Sinocalmus affinis(Rendle)McClure]采收和儲(chǔ)藏: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筍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現(xiàn)多見于農(nóng)家栽培房前屋后的平地或低丘陵 原形態(tài) : 慈竹 植株呈喬木狀 性味 : 寒 功能主治 : 清熱止渴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緞存性,研末敷。 各家論述 : 1.《草木便方》:煅搽腎風(fēng)癢,小兒頭身惡瘡。2.《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清熱解毒,收脫肛。3.《四川中藥志》:治消渴,小便熱赤作痛。4.《重慶草藥》:燒灰研細(xì)數(shù)刀傷,可以止血生肌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94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慈竹根
下一篇:
慈竹瀝
《中華本草》:慈竹氣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