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Chū Yè
別名 : 樗木葉(《唐本草》)
出處 : 《綱目》
來源 : 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葉。
性味 : ①《唐本草》:"味苦,有毒。"②《綱目》:"苦,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 : 《唐本草》:"主洗瘡疥,風(fēng)疽。水煮葉汁用之。"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Chū Yè
別名 : 樗木葉。
英文名 : Leaf of Tree-of-heaven Ailanthus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tissima (Mill.)Swingle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ilanthus atissima (Mill.)Swingle[Toxicodendron altissima Mill.]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能耐旱、耐堿 原形態(tài) : 臭椿 落葉喬木 性狀 : 性狀鑒別 葉多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后為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葉軸長 化學(xué)成分 : 葉含蕓香甙(rutin),阿福豆甙(afzelin),槲皮甙(quercitrin),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山柰酚(kaempferol),樹皮素(quercetin)及氨基酸(amino acid)。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性味 : 苦;涼 功能主治 : 清熱燥濕;殺蟲 用法用量 : 外用:煎湯 各家論述 : 《唐本草》:主治瘡疥,風(fēng)疽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96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