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Chènɡ Tuó Lí Gēn
出處 : 《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 : 為獼猴桃種植物革葉獼猴桃的根。秋季采挖 性味 : 性溫 功能主治 : 行氣活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Chènɡ Tuó Lí Gēn 英文名 : Root of Actinidia 出處 :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獼猴挑科植物革葉獼猴桃Actinidia rubicaulis Dunn car.coriace(Finet et Gagnep.)C.F.Liang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tinidia rubicaulis Dunn var.coriacea (Finet et Gagnep.)C.F.Liang[A.coriacea Lindl.var.coriacea Finet et Gagnep.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灌叢中 原形態(tài) : 革葉獼猴桃 常綠藤本,長可達(dá)10m。髓實心,堅硬,淡黃白色;枝淡紅褐色或紫紅褐色,無毛,具淡白色線狀皮孔。單葉互生;葉柄長1-2.8cm,紫紅色,無毛;葉片革質(zhì),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12cm,寬3-4.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至寬楔形,邊緣中部以上具若干粗大紅色腺狀鋸齒,兩面均無毛。聚傘花序具1花或2-4花 性狀 : 性狀鑒別 漿果長卵形或球形,長1-1.5cm。表面有不規(guī)則的皺紋,褐色,被茶褐色絨毛或禿凈,有白色斑點,先端有殘留花柱,基部具反折的宿存萼片。氣微,味酸、澀。 歸經(jīng) : 肝;腎經(jīng) 性味 : 酸;澀;性溫 功能主治 : 行氣活血。主腫瘤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浸酒,30-60g;或搗取汁飲。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97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中華本草》:秤砣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