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Chuān Yú Ténɡ
別名 : 大穿魚草、水楊柳、疏脈山茱萸
出處 : 《紅河中草藥》
來源 : 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全年可采,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生于半山坡、溪邊、林陰處。分布陜西、甘肅、湖北至西南、華南等地。
原形態(tài) : 落葉灌木。莖直立,高約3米,幼枝四棱,紅褐色,密生平貼細毛。單葉對生;葉片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狀卵形,長4~7厘米,寬1~2.5厘米 性味 : 苦澀 功能主治 : 散瘀止痛 用法用量 : 內服:研末燉雞蛋或浸酒。外用:搗敷 復方 : ①治腹瀉:穿魚藤五錢,研末,燉雞蛋服。②治腰痛,風濕麻木:穿魚藤干根一兩,黑骨頭五錢,泡酒五兩,每服十毫升,日服二次。③治骨折:鮮穿魚藤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Chuān Yú Ténɡ 別名 : 烏金草 英文名 : Root of Littleleaf Dogwood 出處 : 出自《紅河中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wida paucineruis (Hance) Sojak [Cor- nus paucineruis Hance]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河岸邊或溪邊灌叢中 原形態(tài) : 落葉灌木 性味 : 味苦 功能主治 : 清熱解表;解毒療瘡 用法用量 : 內服,6-15g 復方 : ①治腹瀉:穿魚藤五錢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97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穿鞘花
下一篇:
簇生卷耳
《中華本草》:穿魚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