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三首
,方二十八首,針灸二十法論曰∶凡遇時行熱病
,多必內瘀著黃,但用瓜丁散納鼻中,令黃汁出,乃愈。即于后不復病黃者矣。常須用心警候,病患四肢身面微似有黃氣,須用瓜丁散,不得令散漫,失候必大危矣。特忌酒面,犯者死。黃膽
,目黃不除,瓜丁散方∶瓜丁細末,如一大豆許,納鼻中,令病患深吸取入鼻中,黃水出,瘥。凡人無故忽然振寒
,便發(fā)黃,皮膚黃曲塵出,小便赤少,大便時閉,氣力無異食飲不妨,已服諸湯,余熱不除上七味,搗篩為散
治黃膽
半夏(一升
,洗去滑) 生姜(半斤)上二味
,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分再服。(一法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黃膽身目皆黃,皮肉曲塵出者方。茵陳(一把,切) 梔子仁(二十四枚) 石膏(一斤)
上三味
,以水五升,煮二味,取二升半黃膽腹?jié)M
上四味
主時行黃膽
上一十二味
又方∶黃蒸汁三升,頓服即瘥
又方∶蔓荊子五升
又方∶黃蒸 麥面 豬矢(各一升)
上三味
主內實熱盛發(fā)黃
茵陳(一兩半) 大黃 茯苓 前胡 白術(各三兩) 黃柏(一兩半) 梔子仁(二十枚) 黃芩 栝
上一十一味
治黃膽病
上一味
土瓜根(搗取汁
上一味,頓服之
黃黑等疸方
當歸(三兩) 桂心(六兩) 干棗(一十七枚,去核) 麥門冬(一升
上一十五味, 咀
主黑疸
上六味
主黑疸
,身體黯黑,小便澀,體重方。茵陳(一兩) 甘遂(一分) 當歸 蜀椒(汗
,各半兩,去目、閉口) 杏仁(去皮尖、雙仁,熬) 大黃 半夏(洗,各三分) 葶藶(熬) 茯苓 干姜(各一兩) 枳實(咀,熬黃) 白術(熬黃,各五分)上一十二味
,搗篩為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濕阻之為病,始得之
上二味,搗篩為散
。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先食服之,便利如血已,當汗出愈。(《千金》以麥粥汁服)風疸,小便數(shù)或黃或白,灑灑惡寒壯熱,好睡不欲動方。生艾(三月三日取一束
,搗取汁,銅器中煎如漆,密封之勿令瀉) 大黃 黃連 凝水石苦參 葶藶子 栝蔞(各等分,熬)上六味
,搗篩為散,以艾煎和為丸如梧子。先食,飲服五丸,日三,可至二十丸。有熱加苦參,渴。加栝蔞,小便澀加葶藶,小便多加凝水石,小便黃白加黃連,大便難加大黃。主膏疸飲少溺多方
。秦椒(一分
,汗) 瓜丁(半兩)上二味
,搗篩為散秦王九疸散 方
胃疸食多喜飲
脾疸
,尿赤出少,惕惕恐,栝蔞主之。膏疸,飲少尿多,秦椒瓜蒂主之(椒,汗,“膏”,一作“肺”)。舌疸,渴而數(shù)便,鐘乳主之。肉疸,小便白,凝水石主之(研)。髓疸,目眶深,多嗜臥,牡蠣澤瀉主之。肝疸,胃熱飲多,水激肝,白術主之。上一十一味
,等分,隨病所在加半兩論曰∶夫酒疸
主肉疸,飲少小便多
,白如泔色,此病得之從酒方。寒水石 白石脂 栝蔞(各五分) 知母 菟絲子 桂心(各三分)
上六味
,搗篩為散。麥粥服五分匕,日三酒疸
牛膽(一枚) 大黃(八兩) 芫花(一升
上五味
酒疸
梔子(十四枚
上四味
主黃膽
茵陳(三兩) 大黃 黃芩 黃連(各二兩) 人參(半兩) 梔子仁(三七枚) 甘草(一兩
上七味
主酒 胸心脹滿
半夏(一升,洗) 生姜(十兩,切) 黃芩(一兩) 前胡 茯苓(各三兩) 當歸 茵陳(各一兩) 枳實(炙) 大戟 白術 甘草(炙
上一十一味
凡患黃膽
干地黃 石斛 白術(各二兩) 牡蠣(熬) 芍藥 芎 大黃 小草 甘草(炙
上九味,搗篩為散
主患黃膽,心下縱橫結堅
,小便赤,是酒疸方。茯苓 茵陳 干姜(各一兩) 半夏(洗) 杏仁(去皮尖
上一十味
前胡 茯苓(各一兩半) 椒目(一兩
上六味
黃膽之為病,日晡所發(fā)熱惡寒
上二味
,為散。麥粥汁服方寸匕,日三,小便極利,瘥。灸黃法(二十穴)∶第十一椎下俠脊兩邊各一寸半
,灸脾俞百壯。兩手小指端,灸手少陰,隨年壯。手心中,灸七壯。胃管主身體萎黃,灸百壯,治十,十瘥,忌針。耳中在耳門孔上橫梁
,主黃膽論曰∶黃膽之為病
,若不急救,多致于死,所以具述古今湯藥灸 方法,按據此無不瘥者也。有人患之,皆昏昧不識好惡,與茵陳湯一劑不解,亦有惺惺如常,身形似金色,再服亦然,隔兩日一劑,其黃不變,于后與灸諸穴乃瘥,瘡上皆黃水出,然此大慎面、肉、醋、魚、蒜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book/912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千金翼方卷第十六·中風上,僻第四
下一篇:
千金翼方卷第十七·中風下,瘍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