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石部(11)
金牙石釋名亦名黃牙石。氣味咸、平、無毒。主治虛勞濕冷。緩弱不仁,不能行走。用金牙石、細辛、莽草、防風(fēng)、地膚子、地黃、附子、菌蕷、續(xù)斷、蜀椒、蒴 根各四兩,獨活一斤。共藥十二味。金牙石搗碎后,單獨裝在一個小袋子中,其余十一味,切成薄片,合裝入一大袋子里。兩袋同浸酒內(nèi),密封四日。取酒溫服,一天服兩次。這種藥酒叫做“小金牙酒”。附方
紫石英釋名氣味甘,溫,無毒。主治補不足,定驚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養(yǎng)肺氣,治驚癇,蝕膿。附方
pusa石釋名氣味甘,平,無毒。主治解藥毒蠱毒,及金石藥發(fā)動作癰疽渴疾,消撲損瘀血,止熱狂驚癇,通月經(jīng),解風(fēng)腫,除淋,并水磨服。蛇蟲蜂狼犬毒箭等傷,并末傅之。明目去翳。附方
錫吝脂釋名此乃波斯國銀礦也。一作悉藺脂。氣味主治目生翳膜,用火燒銅針輕點,乃傅之,不痛。又主一切風(fēng)氣,乃三焦消渴飲水,并入丸藥用。附方《普濟方》云:小兒天吊,多涎,搐搦不定。錫吝脂一兩,水淘黑汁令盡,水銀一分,以少棗肉研,不見星,牛黃半分,麝香半分,研勻。粳米飯丸黍米大。每服三十二丸,新汲水下,名保命丹。
寶石釋名寶石出西番、回鶻地方諸坑井內(nèi),云南、遼東亦有之。有紅、綠、碧、紫數(shù)色。碧者,唐人謂之瑟瑟。紅者,宋人謂之。今通呼為寶石。以鑲首飾器物,大者如指頭,小者如豆粒,皆碾成珠狀。氣味主治去翳明目,入點藥用之?;覊m入目,以珠拭拂即去。附方
道醫(yī)學(xu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book/922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本草綱目草部(06)在線閱讀_作者:···
下一篇:
本草綱目石部(10)在線閱讀_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