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中醫(yī)書籍

      本草綱目果部(10)在線閱讀_作者:李時珍

      中藥大全 2023-09-21 22:55:25

      《本草綱目》果部(10)


      吳茱萸釋名氣味辛、溫
      、有小毒。主治中風(口角偏斜
      ,不能語言)
      。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
      、清酒五程式
      ,合煎開數(shù)次,冷后每服半升
      。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
      。全身發(fā)癢
      。用茱萸一升
      ,加酒五升
      ,煮成一升半,乘溫擦洗
      ,癢即停止。冬月感寒
      。用吳茱萸五錢煎湯服
      ,以出汗為度
      。嘔吐
      、胸滿、頭痛
      。用茱萸一升、棗二十枚
      、生姜一兩
      、人參一兩,加水五升煎成三升
      ,每服七合
      ,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吳茱萸湯”
      。心腹冷痛
      。用吳茱萸五合
      ,加酒三升煮開
      ,分三次服。小腸疝氣(偏墜疼痛
      ,睪丸腫硬,陰部濕癢)
      。用吳茱萸(去梗)一斤
      ,分作四份。四兩泡酒
      ,四兩泡醋,四兩泡開水
      ,四兩泡童便
      。經(jīng)一夜后
      ,都取出焙干
      ,加澤瀉二兩,共研為末
      ,以酒和粉調(diào)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
      ,空心服,鹽湯或酒送下
      。此方名“奪命丹”,亦名“星斗丸”
      。婦女陰寒
      ,久不受孕
      。用吳茱萸
      、川椒各一升,共研為末
      ,加煉蜜做丸子,如彈子大
      。裹棉肉納入陰道中
      ,令子宮開即可受孕。胃氣虛冷
      ,口吐酸水。用吳茱萸在開水中泡七次
      ,取出焙干
      ,加干姜(炮)
      ,等分為末
      。每服一錢,熱湯送下
      。轉(zhuǎn)筋入腹。用茱萸(炒)二兩
      ,加酒二碗
      ,煎成一碗,分二次服
      。得瀉即愈。老人多年水泄
      。用吳 茱萸三錢
      ,泡過
      ,取出
      ,加水煎嗔,放一點鹽后服下
      。赤白痢(脾胃受濕
      ,下痢腹痛
      ,米谷不化)。用吳茱萸
      、黃連、白芍藥各一兩
      ,同炒為末
      ,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
      、三十丸,米湯送下
      。此方名“戊己丸”。又方:用川黃連二峽谷
      、吳茱萸二兩(湯沁七次)
      ,同炒香,分別研為末
      ,各與粟米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收存?zhèn)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每服三十丸
      。赤痢
      ,以甘草湯送服黃連丸;白痢
      ,以干姜湯送服茱萸丸;赤白痢
      ,兩丸各用十五粒
      ,米湯送下。此方名“變通丸”
      。又方:用吳茱萸二兩、黃連二兩
      ,同炒香
      ,各自為末
      。以百草霜二兩
      ,加飯同黃連做成丸子;以白芍藥末二兩
      ,加飯同茱萸做成丸子,各如梧子大,收存?zhèn)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每服五十丸
      。赤痢
      ,以烏梅湯送服連霜丸
      ;白痢
      ,以米湯送服茱芍丸
      ;赤白痢
      ,兩種藥丸各服二十五粒
      。此方名“二色丸”。腹中積塊
      。用茱萸一升搗爛,和酒同煮
      ,取出包軟布中熨積塊處
      ,冷則炒熱再熨。塊如移動
      ,熨也移動,直至積塊消除
      。牙齒疼痛
      。用茱萸煎酒含漱
      。老小風疹
      。用茱萸煎酒涂搽。癰疽發(fā)背
      。用吳茱萸一升搗為末
      ,加苦酒調(diào)涂布上貼患處
      。寒熱怪?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òl(fā)寒發(fā)熱不止,幾天后四肢堅硬如石
      ,敲起來發(fā)銅器聲,日漸瘦弱)
      。用茱萸
      、木香等分,煎激發(fā)服
      。附方吳茱萸的功效是溫中
      、散寒、下氣
      、開郁
      。近年來臨床實際上踐
      ,亦用本品治蟯蟲病
      。臨床實踐學認為吳茱萸有明顯的止痛、止嘔作用
      。圖片

      點擊
      放大
      鹽麩子釋名五倍、鹽膚子
      、鹽梅子
      、鹽壞子、木鹽
      、天鹽、叛奴鹽
      、酸桶
      。氣味(子)酸
      、咸
      、微寒、無毒
      。主治生津、降火
      、化痰
      、潤肺、滋腎
      ,消毒、止痢
      、收汗
      ,治風濕眼病。鹽麩子的樹白皮
      ,以水煎服能殺蛔蟲,其根白皮加醋煎濃汁含吞,能治骨鯁
      。有資料說
      ,鹽麩子的根能軟雞骨
      。鹽麩子的葉上有蟲寄生
      ,即結(jié)成五倍子,說見蟲部
      。附方圖片

      點擊
      放大
      茗釋名氣味(葉)苦、甘
      、微寒
      、無毒。主治赤白痢。用好茶一斤炙過
      ,搗為還想
      ,濃煎服一、二碗
      。久患痢者,服此亦交
      。又方:赤痢用蜜水煎茶服
      。白痢用連皮的自然姜汁同水煎茶服。一方:茶和醋煎
      ,熱服即止。大便下血
      ,里急后重
      。用細茶半斤碾末
      ,加百藥煎五個燒存性
      ,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一天服兩次
      。產(chǎn)后便秘
      。用蔥涎調(diào)茶末服自通
      ,不可服大黃。腰痛難轉(zhuǎn)。煎茶五合
      ,加醋二合,一次服下
      。陰囊生瘡
      。先用甘草湯洗患處,然后用茶末敷貼
      。腳丫濕爛,把茶葉嚼爛敷上
      。蠼螋尿瘡
      。用生油調(diào)茶末敷涂
      。痰湍咳嗽
      。有好茶末一兩、白僵蠶一兩
      ,共研為末,泡開水一小碗飲服
      ,臨臥再加開水泡服一次
      。附方
      甜瓜釋名甘瓜、果瓜
      。氣味瓜瓤:基、寒滑
      、有小毒

      瓜子仁:甘寒、無毒

      瓜蒂:苦、寒
      、有毒
      。主治瓜瓤:止渴
      ,除煩熱
      ,利小便。
      瓜子仁:口臭
      。用不著甜瓜子搗成末
      ,加蜜調(diào)為丸子。每天早晨漱口含一丸
      。亦可貼齒
      。腰腿疼痛
      。用甜瓜子三兩
      ,酒浸十日,研為末
      。每服三錢
      ,空心服,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腸癰(小腹腫痛,小便似淋
      ,大便困難,下膿)
      。用甜瓜子一合
      、當歸(炒)一兩
      、蛇蛻皮一條(揉碎),混合后每取四錢
      ,加水一碗半煎至一碗
      ,飯前研為還想
      ,去油質(zhì)
      ,加水調(diào)服。瓜蒂:飲食內(nèi)傷
      ,胸中填寒。用瓜蒂二錢半(熬黃)
      、赤小豆二錢半
      ,共研為末。每服一錢
      ,以香豉一合,熱湯七合
      ,熱湯七俁
      ,煮爛
      ,去渣服下
      。吐后病除
      。此方名“瓜蒂散”。太陽中 (身熱
      、頭痛、脈微)
      。用瓜蒂十四個
      ,加水一升,煮成五合
      ,一次服下,吐后病除
      。諸風諸明
      。用瓜蒂炒黃,研為末
      ,加酸齏水調(diào)服取吐。如為風
      ,再加蝎稍半錢
      ;濕氣腫滿,加赤小豆末一錢
      ;有蟲,加狗油五
      、七點和雄黃一錢
      ;病重者
      ,再加芫花半
      ,即可將蟲吐出。刀黃喘急
      ,心上堅硬,口渴
      。用瓜蒂二合
      、赤小豆一合
      ,共研為末
      ,以溫漿水五合送服一匙
      。過一頓飯時間當嘔吐
      ,不吐再服藥。扁身如金
      。用瓜蒂四十九枚、丁香四十九枚
      ,燒存性
      ,共研為末。每用二
      、三分,吹鼻取黃水
      ,或擦牙流涎亦可
      。熱病發(fā)黃。用瓜蒂為末
      ,取大豆大小一團吹鼻中,輕則半日
      ,重則一日
      ,流出黃水好愈。身面浮腫
      。用瓜蒂、丁香
      、赤小豆各七枚,共研為末
      ,吹豆大一團入鼻中,不久有黃水流出
      。隔日用藥一次
      。瘧疾寒熱。用瓜蒂二枚
      ,加水半碗,浸一宿后一次服下
      ,取吐即愈
      。大便不通
      。用瓜蒂七枚
      。研為末
      ,棉裹塞肛門中即通。風熱牙痛哭
      。用瓜蒂七枚(炒過研細),加少許麝香
      ,棉裹咬定
      ,流涎,痛漸止
      。瓜藤:治婦女經(jīng)閉。用瓜藤
      、使君子各半兩
      、甘草六錢,共研為末
      。每服二錢,酒送下
      。附方圖片

      點擊
      放大
      西瓜釋名寒瓜氣味(皮)甘
      、涼
      、無毒
      。主治口舌生瘡。用西瓜皮燒過
      ,研末
      ,放口內(nèi)含噙
      。閃挫腰痛
      。用西瓜青皮陰干,研為末
      ,鹽酒調(diào)服三錢。食瓜過多
      ,人感適
      。用瓜皮煎湯飲服可解。附方圖片

      點擊
      放大

      道醫(yī)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book/925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道醫(yī)中醫(yī)養(yǎng)生學第十六章第五節(jié) 老年保健在線閱讀
      《中醫(yī)養(yǎng)生學》第十六章第五節(jié) 老年保健人體于60歲以后進入老年期
      。一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五·色脈,診關(guān)上脈第五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五·色脈 診關(guān)上脈第五關(guān)上浮而數(shù),胃中熱
      。關(guān)上浮大
      ,風在胃中,腹脹急
      ,心下澹澹然
      ,羸瘦不能食
      。(《千金》云關(guān)上浮大,風有胃中
      ,弱口肩息
      ,心下澹澹,食欲嘔
      。)關(guān)上細微而絕者
      ,腹中癖,少氣
      ,不能食。關(guān)上微而芤
      ,唾血亦吐血
      。關(guān)
      2023-09-21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五·色脈,診關(guān)上脈第五
      金匱要略在線: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之空青
      味甘寒。主眚盲
      ,耳聾。明目
      ,利九竅
      自我調(diào)養(yǎng)巧治病類風濕在線閱讀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第59章,氣府論在線閱讀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第59章 氣府論足太陽脈氣所發(fā)者七十八穴:兩眉頭各一,入發(fā)至項三寸半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補益,五臟氣虛第五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三·瘡癰上,候癰疽色法第三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三·瘡癰上 候癰疽色法第三論曰∶夫癰疽初發(fā)如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