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醫(yī)書籍

      本草綱目木部(08)在線閱讀_作者:李時珍

      中藥大全 2023-09-21 23:16:54

      《本草綱目》木部(08)


      蘗木釋名黃蘗
      。根名檀 (俗作黃柏)。氣味苦
      、寒、無毒
      。主治男女諸虛(如小便淋漓,遺精白濁等癥)
      。用黃蘗(去皮,切細(xì))二斤
      、熟糯米一升,在童便中九浸九曬
      ,再蒸過曬干
      ,研為末
      ,加酒煮面糊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
      ,溫酒送下
      。痔漏下血。用黃蘗皮(刮凈)一斤
      ,分作四份:三份分別用酒、醋、童便各浸七天
      ,洗、曬后焙干
      ;另一份生炒成黑色。四份共研為末
      ,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
      ,空心服
      ,溫酒送下
      。久服可以除根。此方名“蘗皮丸”
      。赤白濁。用黃蘗皮(刮凈)一斤
      ,分作四份,分別在酒
      、蜜、人乳
      、淘糯米水中浸透,炙干
      ,共研為末,加米飯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空心服
      ,溫酒送下
      。此方名“百補(bǔ)丸”
      。下血數(shù)升
      。用黃蘗一兩,去皮
      ,以雞蛋白涂炙為末,加水調(diào)成丸子
      ,如綠豆豆大。每服七丸
      ,溫水送下。此方甸“金虎丸”
      。小兒熱瀉。用黃蘗削皮
      ,焙為末,加米湯和丸
      ,如粟米大。每服一
      、二十丸,米湯送下
      。赤白濁及構(gòu)泄精肖
      。用黃蘗(炒)
      、真蛤粉各一斤
      ,共研為末
      ,每服一百丸
      ,空心服,溫酒送下
      。又方:再加知母(炒)、牡蠣粉(煅)
      、山藥(炒)等分為末,調(diào)糊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八十丸
      ,鹽湯送下。積熱夢遺(心神恍惚
      ,膈中有熱)。用黃蘗末一兩
      、片腦一錢
      ,加煉蜜做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麥門冬湯送上
      。消渴,食多
      ,尿多。用黃蘗一斤
      ,加水一升,煮開幾次
      ,渴即飲用。如此數(shù)日
      ,可見效果
      。熱極嘔血
      。用黃蘗蜜涂炙干,研為末
      ,麥門冬湯調(diào)服二錢。眼目昏暗
      。每天清晨含黃蘗一片,吐唾液洗眼
      ,堅持,不停
      ,保無目疾?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谏嗌彙S命S蘗放口內(nèi)含噙
      。又方:蜜漬黃蘗,取滇汁含噙
      ,吐涎。又方:蜜炙黃蘗
      、青黛各一分,研為末
      ,加生龍腦少許,敷患處
      。又方:用黃蘗、細(xì)辛
      、等分為末;或黃蘗
      、干姜,等分為末
      ,敷患處
      。鼻中生瘡
      。用黃蘗
      、檳榔,共研為末
      ,調(diào)豬油涂搽。唇瘡?fù)窗W
      。用黃蘗研末,調(diào)薔薇根汁涂搽
      。鬈毛毒瘡(生頭中,初時如葡萄
      ,極痛)。用黃蘗一兩
      ,乳香二錢半,共研為末
      ,另以槐花煎水,調(diào)末成餅
      ,貼瘡上。乳癰初起
      。用黃蘗末和雞蛋白涂搽
      ,藥干即換
      。癰疽腫毒
      。用黃蘗皮(炒)
      、川烏頭(炮)等分為末,唾液調(diào)涂患處
      ,留出瘡頭,頻頻以淘米水潤濕
      。小兒膿瘡,遍身不干
      。用黃蘗末加枯礬少許,敷搽即愈
      。男子陰瘡。用黃蘗
      、黃芩等分,煎湯洗患處
      ,洗后用黃蘗、黃連研末敷搽
      。臁瘡。用黃蘗末一兩
      、輕粉三錢,調(diào)豬膽汁涂搽
      。單用蜜炙黃蘗研末敷搽。凍瘡裂痛
      。用乳汁調(diào)黃蘗末涂搽。附方圖片

      點(diǎn)擊
      放大
      訶黎勒釋名訶子氣味苦
      、溫
      、無毒
      。主治下氣消食。用訶子一枚
      ,研為末,另以水一升
      ,在瓦器中煎開幾次后下藥,再煎開幾次
      ,加鹽少許飲服。又方:夜含訶子一個,天明時嚼咽
      。又方:用訶子三枚,包濕紙中煨熟
      。去核細(xì)嚼,牛乳送下
      。久咳。用生訶子一枚
      ,含口內(nèi)咽汗?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戎购螅谖逗懿?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不想吃東西,可煎檳榔湯一碗服下
      ,立即開味。嘔逆不食
      。用訶子皮二兩,炒過
      ,研為末,加糊做成丸子
      ,如梧子在,每服二十丸
      ,空心服,開水送下
      。小兒風(fēng)疾 閉,語音不郵
      ,氣促喘悶啤足動搖。用訶子(半生半炮
      ,去核)、大腹皮等分
      ,水煎服。此方名“二圣散”
      。氣痢水瀉。用訶子十枚
      ,面裹煨熟,去核
      ,研為末,一次服完
      ,稀飯送下
      。加飯調(diào)藥末和成丸子服亦可
      。方中也有加入木香的
      。又方:用訶子、陳桔皮
      、厚樸各三兩,搗碎,篩過
      ,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
      、三十丸
      ,開水送下
      。赤白痢。用訶子十二個
      ,六個生用,六個煨熟
      ,去核焙干
      ,研為末。赤痢用生甘草湯下
      ,白痢用炙甘草湯下。 不止
      ,再服藥。男子下疳
      。用大訶子燒灰,加入麝香少許
      ,先以淘米水洗患處再搽藥,或以荊芥
      、黃蘗、甘草
      、馬鞭草、蔥白煎湯洗亦可
      。附方訶稱勒(訶子0)是成熟的果實。未成熟的果實
      ,即通稱的藏青果,亦名西藏橄欖
      ,有利咽、開音的作用
      ,可治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癥
      。圖片

      點(diǎn)擊
      放大
      檀桓釋名氣味苦、寒
      、無毒
      。主治安神止渴
      ,久服強(qiáng)身。附方圖片

      點(diǎn)擊
      放大
      小蘗釋名子蘗
      、山石榴。氣味苦
      、大寒、無毒
      。主治去心腹中熱氣,殺諸蟲
      ,治血崩。附方圖片

      點(diǎn)擊
      放大
      厚樸釋名烈樸
      、赤樸、厚皮
      。樹名榛,子名逐折
      。氣味苦、溫
      、無毒。主治脾胃虛損
      。用厚樸(去皮,切片)
      、生姜(連皮,切片)二斤
      ,在水五升中同煮干,去姜
      ,焙樸,再以干姜四兩
      、甘草二兩,同厚樸一起
      ,在水五升中煮干
      ,去甘草,焙閏
      、樸為末加棗肉、生姜同煮熟
      ,去姜,把棗內(nèi)
      、藥末搗勻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
      ,米湯送下
      。方中再加熟附子亦可。此方名“厚樸煎丸”
      。痰 嘔逆。飲食不下
      。用厚樸一兩、姜汁炙黃
      ,研為末,每服二匙
      ,米湯調(diào)下。腹前脹滿
      。用厚樸(制)半斤
      ,甘草
      、大黃各三兩
      ,棗十枚,大枳實五枚
      ,桂二兩,生姜五兩
      ,加水一培,煎成四升
      ,溫服八合。一天服三次
      ,嘔吐者再加半夏五合。此名“厚樸七物湯”
      。氣脹心悶
      ,飲食不下
      ,久患不愈。用厚樸以姜汁炙焦后研為末
      。每服二匙,陳米湯調(diào)下
      ,一天服三次。反胃
      、下瀉。治方同上
      。霍亂腹痛
      。用厚樸(炙)四兩
      、桂心二兩
      、枳實五枚
      、生姜二兩,加水六升
      ,煎取二升,分三次服下
      。此方名“厚樸湯 ”
      。久痢。用厚樸三兩
      、黃連三兩,加水三升
      ,煎成一升
      ,空心細(xì)細(xì)服下
      。大腸干結(jié)。用厚樸(生研)
      、豬臟(煮熟搗爛)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姜水送下
      。尿渾濁。用厚樸(姜汁炙)一兩
      、白茯苓一錢,加水
      、酒各一碗,煎成一碗
      ,溫服。月經(jīng)不通
      。有厚樸三兩(炙過
      ,切細(xì))
      ,加水三升
      ,煎成一升,分二次空心服下
      。三、四劑之后
      ,即見特效。方中如桃仁
      、紅花亦可
      。附方圖片

      點(diǎn)擊
      放大

      道醫(yī)學(xu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book/925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道醫(yī)中醫(yī)養(yǎng)生學(xué)第十六章第五節(jié) 老年保健在線閱讀
      金匱要略在線: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之空青
      味甘寒
      。主眚盲,耳聾
      自我調(diào)養(yǎng)巧治病類風(fēng)濕在線閱讀
      《自我調(diào)養(yǎng)巧治病》類風(fēng)濕本病指一種慢性的具有對稱性多關(guān)節(jié)炎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醫(yī)屬于“痹證”范圍,認(rèn)為由于年老體虛
      ,氣血不足,外邪乘虛侵入
      ,致筋脈失養(yǎng)所致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第59章,氣府論在線閱讀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第59章 氣府論足太陽脈氣所發(fā)者七十八穴:兩眉頭各一,入發(fā)至項三寸半
      ,傍五,相去三寸
      ,其浮氣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腸腑方風(fēng)眩第四
      屬性:(論一首
      、方九首、灸法一首、食禁一首)前卷既有頭面風(fēng)方
      ,風(fēng)眩不當(dāng)分出,蓋以此是徐嗣伯方
      ,不可以余方相雜,故此特立風(fēng)眩方條
      ,專出徐氏方焉。徐嗣伯曰∶余少承家業(yè)
      ,頗習(xí)經(jīng)方名醫(yī)要治,備聞之矣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補(bǔ)益,五臟氣虛第五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補(bǔ)益 五臟氣虛第五方九首五補(bǔ)湯主五臟內(nèi)虛竭
      ,短氣咳逆?zhèn)麚p
      ,郁郁不足,下氣復(fù)通津液方∶麥門冬(去心) 小麥(各一升) 粳米(三合) 地骨皮 薤白(各一斤) 人參 五味子上一十味
      , 咀,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三升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三·瘡癰上,候癰疽色法第三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三·瘡癰上 候癰疽色法第三論曰∶夫癰疽初發(fā)如微,人多不以為急
      ,此實奇患
      ,唯宜速治之,治之不速
      ,病成難救,以此致禍能不痛哉
      。且述所懷以悟后賢
      ,謹(jǐn)按黃父癰疽論
      道醫(yī)中醫(yī)傷科按摩學(xué)編寫說明
      《中醫(yī)傷科按摩學(xué)》編寫說明本書是根據(jù)三年制教學(xué)計劃及全國中等按摩專業(yè)統(tǒng)編教材編審委員會討論制定的教學(xué)大綱編寫的
      。供中醫(yī)按摩醫(yī)士專業(y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