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中醫(yī)書籍

    自我調(diào)養(yǎng)巧治病高血壓病在線閱讀

    中藥大全 2023-09-22 07:50:03

    《自我調(diào)養(yǎng)巧治病》高血壓病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升高為特征

    ,伴有心、腦
    、腎出現(xiàn)功能性
    、器質(zhì)性異常的全身性疾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凡收縮壓≥160毫米汞柱及舒張壓≥95毫米汞WHO柱為高血壓
    ,收縮壓大于140毫米汞柱
    、小于160毫米汞柱及舒張壓大于90毫米汞柱、小于95毫米汞柱
    ,為臨界高血壓
    ,40歲以上,年齡每增加10歲
    ,收縮壓可增加10毫米汞柱
    ,高于此值為高血壓。中醫(yī)屬于“眩暈”
    、“頭痛”范疇
    。本病為一種常見多發(fā)病,老年人長期從事腦力勞動者多見
    ,由于大腦皮層功能紊亂而引出的全身小動脈阻力增高所致
    。病因與年齡、性別
    、遺傳因素(家族性高血壓)
    、肥胖、吸煙
    、職業(yè)
    、食鹽過多等有關。臨床表現(xiàn)為頭痛
    、頭暈、頭脹
    、耳鳴
    、心慌、睡眠不好
    、易疲倦
    、乏力、煩躁不安等
    ,尤以頭痛常見

    本病如不加以防治,隨病情發(fā)展

    ,可累及心
    、腦、腎等臟器
    ,使某一器官受損
    ,最終導致腦卒中,眼底出血等并發(fā)癥

    (一)起居調(diào)養(yǎng)法

    養(yǎng)成生活有規(guī)律的習慣

    ,勞逸結合
    ,保持精神舒暢,保證充足睡眠
    ,腦力勞動者避免用腦過多
    。控制飲食
    ,減輕體重
    。服用降壓藥要慎重,不可降壓太低太快
    ,以免引起不適和其他并發(fā)癥

    (二)藥物調(diào)養(yǎng)法

    1.常用驗方

    (1)野菊花15克,決明子15克

    ,豨薟草15克
    ,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2)玉米須25~30克

    ,水煎,每日1劑
    ,分3次服

    2.中成藥

    (1)牛黃降壓丸,每次2丸

    ,每日2次
    ,用于有頭眩暈、頭痛
    、失眠
    、耳鳴者。

    (2)復方羅布麻片

    ,每次2片
    ,每日3次,用于頭暈
    、心悸
    、失眠者。

    (3)當歸龍薈丸

    ,每次9克
    ,每日1~2次,用于面紅目赤
    、大便干
    、小便黃者。

    (三)飲食調(diào)養(yǎng)法

    戒煙酒,進低鹽

    、低脂
    、易消化食物。平時可常服食藥茶等

    (1)芹菜或蓬蒿菜250克

    ,洗凈后用開水燙2分鐘,切細搗爛飲汁
    ,每次服1杯
    ,每日2次。

    (2)鮮山楂10枚

    ,白糖30克
    ,搗爛加糖煎煮至爛,吃山楂飲湯
    ,每日1次

    (四)針灸調(diào)養(yǎng)法

    (1)取太沖、風池

    、關元
    、行間、俠溪等穴
    ,中強度刺激
    ,每天1次,留針30分鐘
    ,中間行針1次
    。另外,輕輕揉搓耳尖
    ,使其充血
    ,消毒后用三棱針點刺,放血2~3滴
    ,20~30分鐘后,血壓可明顯下降

    (2)取足三里

    、絕骨,按艾柱瘢痕灸法常規(guī)施術
    。每穴連續(xù)灸5~7壯
    ,灸至穴上能見到小泡為度。一般灸3~5次
    ,血壓可平穩(wěn)下來

    (五)按摩調(diào)養(yǎng)法

    早晚各1次。用雙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兩涌泉穴100下后,覺頭部輕松

    ,量血壓
    ,可降低0.6~1.3千帕。然后
    ,用兩手掌從前額開始向頭頂后方推壓至枕骨部
    ,繼而反掌,用兩小指內(nèi)側推壓耳后至風池穴
    ,再用手背由頸部兩側向下推壓頸動脈至胸前方
    。如此連續(xù)操作10~20遍,自覺頭部輕松
    。長期堅持
    ,可獲良效。

    (六)氣功調(diào)養(yǎng)法

    取坐位練放松功

    。練功時意守丹田
    ,耳不旁聽,目不遠視
    ,心靜神凝
    ,引氣血下行,反復默念放松
    ,全身肌肉放松
    ,呼吸自然。開始練10分鐘
    ,漸增加到30分鐘
    ,每天2次。

    (七)其他調(diào)養(yǎng)法

    (1)鉤藤20克

    ,冰片少許
    。將鉤藤剪碎,布包冰片少許
    ,放入盆內(nèi)加溫水洗腳
    ,每次30~40分鐘,早晚各1次
    ,10日為1療程

    (2)吳茱萸適量,研成細末

    ,用醋或凡士林調(diào)成軟膏
    ,敷足底涌泉穴。每晚臨睡前敷
    ,次日除去
    ,連貼10~15次


    針灸培訓Www.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book/934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道醫(yī)中醫(yī)養(yǎng)生學第十六章第五節(jié) 老年保健在線閱讀
    《中醫(yī)養(yǎng)生學》第十六章第五節(jié) 老年保健人體于60歲以后進入老年期。一
    、生理和心理特點《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說:老年人“精耗血衰
    ,血氣凝泣”,“形體傷憊……百骸疏漏
    ,風邪易乘”
    。《靈樞·天年》早有“六十歲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腸腑方風眩第四
    屬性:(論一首
    、方九首
    、灸法一首、食禁一首)前卷既有頭面風方
    ,風眩不當分出
    ,蓋以此是徐嗣伯方,不可以余方相雜
    ,故此特立風眩方條
    ,專出徐氏方焉。徐嗣伯曰∶余少承家業(yè)
    ,頗習經(jīng)方名醫(yī)要治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補益,五臟氣虛第五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補益 五臟氣虛第五方九首五補湯主五臟內(nèi)虛竭
    ,短氣咳逆?zhèn)麚p
    ,郁郁不足,下氣復通津液方∶麥門冬(去心) 小麥(各一升) 粳米(三合) 地骨皮 薤白(各一斤) 人參 五味子上一十味
    , 咀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三·瘡癰上,候癰疽色法第三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三·瘡癰上 候癰疽色法第三論曰∶夫癰疽初發(fā)如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