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的保健穴位有哪些

">
    •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脾胃的保健穴位有哪些

      時間: 閱讀:1277

      脾胃的保健穴位有哪些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3-07-20 11:01:24

      脾胃的保健穴位有很多的

      ,比如梁門穴
      ,足三里穴
      ,背俞穴
      。中脘穴等穴位,建議還是如果出現(xiàn)了脾胃虛寒或者是其他的因素
      ,應先到線下中醫(yī)科或者是內科進行進一步的進就診
      ,來判斷具體的病因,遵循醫(yī)囑進行治療

      最新回答共有4條回答

      • 西安-杜*
        回復
        2023-07-20 14:14:54

      • 逍遙子
        回復
        2023-07-20 14:14:54

        胃從字形上來解釋

        ,字從田從肉?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疤铩敝赋惺芪骞鹊耐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肉”意為肉體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疤铩迸c“肉”聯(lián)合起來表示身體中承受五谷的土地,可見胃在古時候就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
      。眾所周知胃是我們身體中的重要的消化器官
      ,我們一天中的食物都要經過胃的消化分解,所以飲食習慣的不規(guī)律和生活的壓力等都可能造成胃病
      ,那么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按摩緩解胃病呢

      1、按摩內關穴

      內關穴位于手厥陰經的循行線上

      ,是八脈交會穴之一
      ,它是一個止痛穴位
      ,經常按摩可以緩解壓力和疲勞
      ,減緩胃部腹脹感,對于胃痛
      、暈車
      、胸痛、心悸失眠等有較好的改善
      ,時常進行雙手按摩對于胃病有極大的緩解作用

      2、按摩上腹部三大穴:上脘穴

      、中脘穴
      、下脘穴

      這三個穴位對于緩解腸胃病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中按摩中脘穴對胃病治療效果更佳

      。通常采用指壓法對這些穴位進行按摩較好
      ,按摩時平躺放松用指頭反復按壓穴位5到6次,就可以明顯可緩解胃病的痛苦

      3

      、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

      ,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側
      ,犢鼻下3寸
      ,是強身大穴之一,有著調養(yǎng)脾胃的功效
      ,按摩足三里
      ,能通經活絡、疏風化濕
      ,補腎益精的作用
      ,每天按摩此穴,重復5到10次
      ,就有利于產生胃酸
      ,緩解胃病 ,而且還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4

      、按摩天樞穴

      天樞穴屬于足陽明胃經,是手陽明大腸經募穴

      ,位于腹部
      ,位于肚臍左右兩拇指寬處。按摩天樞穴可治療惡心嘔吐
      、肚子疼
      、肚子脹、便秘
      、腹瀉
      、痢疾等腸胃病,可仰臥在床
      ,以三指按壓天樞穴
      ,反復按摩3到5分鐘即可,可舒調肺腑
      ,理氣消食
      ,減輕腸道功能紊亂而導致的胃病。

      5

      、按摩四縫穴

      四縫穴是經外奇穴

      ,位于第2到第5指掌面,第一二節(jié)橫紋中央
      。其具有治療小兒疳積
      、胃脘痛、腹痛
      、蛔蟲癥
      、嘔吐和增強免疫力的能力
      ,后來科學研究證明此穴同樣對成人一樣有效,主治消化不良造成的胃病
      ,用手指按壓即可

      正所謂保養(yǎng)重于治療,僅僅靠按摩穴位和后續(xù)的治療來解決胃病是遠遠不如保養(yǎng)好自己的胃

      ,常言道病從口入
      ,要治好胃病就得先養(yǎng)好胃,其中“吃什么
      ,怎么吃”很關鍵
      。下面就來講講如何用“吃”的問題來緩解胃病。

      對于養(yǎng)胃來說

      ,“吃”有三大標準
      ,一是有規(guī)律的吃,二是吃溫和不刺激的食物
      ,三是吃的適量
      ,胃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

      1

      、面條: 吃面條養(yǎng)胃
      ,這是我國自古流傳就有的說法,面食一般呈堿性
      ,易消化的同時也不會讓胃部分泌過多的胃酸
      ,像面條和饅頭都是極易消化的食物,在早上和晚上為佳
      ,尤其是晚上可以避免加重胃的負擔
      ,對腸胃胃病患者有好處。

      2

      、小米: 中醫(yī)認為這個小米
      ,能夠治反胃、熱痢
      、益丹田、補虛損
      ,比如小米粥營養(yǎng)成分高
      、易消化,是大家極為熟悉的養(yǎng)胃食物了
      ,也是胃病患者可以常吃的食物

      3、山藥: 具有益氣養(yǎng)陰

      、健脾養(yǎng)胃和溫和滋補的功效
      ,其中含有的黏蛋白物質能夠滋潤胃黏膜
      ,起到保護胃的作用,對治療胃痛等胃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對于胃病患者來說還有牛奶

      、甘藍、南瓜等食物
      ,種類繁多都對治療胃病有極大好處
      ,但是也要記得不能多吃哦,以免加重胃病

      參考文獻:

      1.潘曉彤,《養(yǎng)胃觀念要更新了》,安全與 健康 ,Safety & Health,2018年09期.

      2.孔令儀,《日常養(yǎng)胃10種食物》,今日科苑,Modern Science,2013年15期.

      • 平淡之
        回復
        2023-07-20 13:13:44

        1

        、脾虛艾灸解溪穴
        解溪穴位于腳背、踝關節(jié)活動的凹點
        。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對于解除下肢的水腫有較好的效果
        。每日對解溪穴艾灸15分鐘,堅持一段時間,能夠很好祛濕。

        2
        、脾虛艾灸關元穴
        關元穴位于臍下3寸的位置,屬于養(yǎng)生保健的穴位
        。長期對關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調理氣血、補腎固精
        。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鐘,能夠幫助祛濕


        3、脾虛艾灸豐隆穴
        豐隆穴是脾胃虛弱濕重艾灸重點,豐隆穴位于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針對這個穴位祛濕,效果較佳


        4
        、脾虛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凡是肚腹部位的問題都可用足三里這個穴位治療。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5
        、脾虛艾灸中脘穴
        中脘則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可治療胃痛、惡心
        、腹脹等
        。內關則是寬胸解郁、行氣止痛之穴,位于前臂正中
        、腕橫紋上2寸處

        有需要的患者,可自己去藥店買點艾條。仰臥姿勢,用點燃的艾條在以上這幾個穴位上溫灸,每穴5分鐘,以感覺溫熱
        、舒適
        、不燙為度。每日1次,10次一個療程,此方對緩解胃痛有幫助


        脾胃虛該如何調理
        1
        、注意保暖:老中醫(yī)告訴我們,身體中出現(xiàn)的大部分毛病都是由于沒有做好保暖工作造成的。特別是現(xiàn)在春寒料峭的時候,脾胃虛弱的患者更是要注意保暖工作,如果有胃痛的患者要避免手冷;腹瀉的患者最好在肚臍的地方進行有效的保暖。日常要少吃一些生冷的果蔬或者飲品,女性可以多喝一些姜茶

        2
        、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積極向上、輕松樂觀的情緒可以使人體陰陽平衡
        、氣血暢通
        、神志清楚,使身體保持健康狀態(tài)或促使疾病痊愈。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也證明,當人的精神愉快時,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指揮作用加強,人體內進行正常的消化吸收
        、分泌和排泄的調整,保持著旺盛的新陳代謝

        3、適當?shù)倪M行體育鍛煉:體育鍛煉的方法有很多,慢跑
        、爬山
        、瑜伽、氣功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夠有效的促進腸胃蠕動,提高身體的消化能力和營養(yǎng)的攝取能力
        。同時也能夠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排除身體毒素。

      氣血不足會引起打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