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夏枯草
2024-05-01 06:19:31
這個會有可能偏頭痛辯證屬于腎陰虛的,一般是考慮有無口干欲飲,消瘦盜汗,手腳心熱,腰膝酸軟,舌質干紅,舌苔少以及脈弦細的情況的。符合的話可以考慮六味地黃丸或者左歸丸治療的。注意觀察的。偏頭痛考慮曲坦類藥物治療的。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江蘇-吳**
回復偏頭痛有三大原因三種解決辦法一是生理周期帶來偏頭痛。研究表明,有偏頭痛的女性中大約近2/5的人都曾在月經期前后發(fā)病。其癥狀是:通常在月經期前兩三天發(fā)作,頭痛部位有熱血澎湃的感覺。疼痛持續(xù)時間短,每次不會超過兩小時。原因是因為卵巢在月經期前分泌較多荷爾蒙。解決方案:1.雌激素:在月經期前服用3天的雌激素。要記住,服藥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2.控制飲食:月經期前后要控制飲食,多吃有助于緩解荷爾蒙作用的食物。比如:牛奶、新鮮水果、蔬菜、燕麥、牡蠣等。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鈣、鎂、鋅等元素,能幫助緩解過多荷爾蒙造成的不適。二是壓力帶來偏頭痛。目前到醫(yī)院就診的病人中,因壓力而造成偏頭痛的人越來越多,遠遠多于因荷爾蒙導致的偏頭痛患者。其癥狀是:發(fā)作時間通常在午后,感覺就像戴了頂尺寸過小的帽子,有壓迫、束縛的感覺。原因是:當壓力來臨時,身體就會產生反應,使得情緒波動、血壓上升、心跳加快、肌肉緊張,如無法及時解除壓力,就會出現(xiàn)偏頭痛。解決方案:1.熱敷:可用熱毛巾敷在后頸部,這樣能使血管受熱擴張,加速血液循環(huán)及代謝功能,將體內的酸性物質代謝出來,疼痛就會大為緩解了。2.隨時隨地放松:感覺壓力即將來臨時,聽一首輕音樂,到室外漫步一會兒,去發(fā)廊洗個頭,都能緩解壓力,讓你緊繃的肌肉和神經得到放松,這樣偏頭痛自然也就不會找上門了。3.按摩:卷曲食指,以內側撫摩前額30次,從額中至太陽穴;用中指揉太陽穴30次;用拇指按揉風池穴30次;用手掌做干洗臉動作10次。三是部分食物引發(fā)偏頭痛。據(jù)統(tǒng)計,1/5的偏頭痛是由所吃的食物引起的。其癥狀是:當你享受完燭光美食后,隨之而來的偏頭痛就開始踐踏你的神經,讓你徹夜不眠。原因是:食物里某些物質能改變大腦中的化學成分,使顱骨外面的血管發(fā)生變化,從而刺激敏感的神經末梢。女性天生容易受到美食的誘惑,這也是為什么偏頭痛更鐘愛女性的原因之一。解決方案:1.躲避法:避開導致偏頭痛的食物及氣味。味精、亞硝酸鹽、各種火腿腸、罐頭湯、冷藏食品都含有這些成分。阿斯巴甜糖:許多果汁飲料中都以此種甜味劑代替蔗糖。另外,陳年奶酪、腌制食品、咸魚都可能會引起偏頭痛。2.多攝取鎂:經研究發(fā)現(xiàn),因食物導致偏頭痛的人血液中鎂的含量極低。因此,可以多攝取一些富含鎂的食物,如:豆類、香蕉、海產品、堅果等。3.運動:瑜珈、有氧健身操、游泳對治療壓力性偏頭痛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導致偏頭痛的其他誘因還有:1.鼻竇炎引起的偏頭痛。表現(xiàn)為早晨起床后,前額疼痛,同時鼻腔分泌物為膿狀分泌物。這樣的情況應及時找五官科大夫醫(yī)治。2.冷熱刺激引起的偏頭痛。吃過冷、過熱的食物,或冬季用冷水刷牙時因三叉神經過于興奮導致的偏頭痛。表示你的牙齒容易過敏或有牙周炎等疾病,找牙醫(yī)解決即可。。。
-
平淡之
回復中醫(yī)學根據(jù)其病因病機把頭痛分為以下幾類,并加以論治。
(1)風寒頭痛。此種頭痛最常見。系由感受風寒之邪所致,起病較急,頭痛為重,以前額及太陽區(qū)為主,常牽連頸項部拘緊感,遇風寒時頭痛即刻加重,由于風寒束表毛竅閉塞,而頭痛無汗,影響肺氣宣降可伴有咳嗽、噴嚏、鼻塞或流清涕等。重者伴有發(fā)燒、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脈象浮緊。治療以散風止痛為主,可用川芎茶調散加減治療。
川芎10g,荊芥10g,薄荷6g,羌活10g,細辛3g,白芷10g,防風10g,甘草6g。
(2)風熱頭痛。主要癥見:起病急、頭痛重,伴有頭沉和灼熱感,常有發(fā)燒、頭中覺熱、喜涼風,熱重時口渴咽干痛、小便赤黃、大便秘結、鼻流濁涕或有牙痛等。舌苔黃,脈浮數(shù)。治則:祛風清熱。
方劑:桑菊飲加減。
桑葉10g,菊花10g,桔梗10g,連翹10g,杏仁10g,甘草6g,薄荷6g,蘆根10g(3)風濕頭痛。癥見頭重如裹、頭痛頭脹而有緊縛感,伴四肢沉重、胸脅滿悶、全身困倦酸痛或有惡心嘔吐。舌苔白膩,脈滑。治則:
祛濕化濕止痛。方劑:羌活勝風濕加減。
羌活10g,獨活10g,川芎10g,蔓荊子10g,甘草6g,藁本10g,防風10g。
(4)肝陽頭痛。本型頭痛多有高血壓病史。為搏動樣跳痛,伴有頭暈耳鳴、目眩而澀、頸項拘緊感、性急易怒、面紅口苦咽干等。
舌質紅,脈弦。治療則以平肝陽為主,方劑以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
淮牛膝10g,生龍骨10g,白芍10g,天冬10g,生麥芽10g,生牡蠣10g,赭石10g,玄參10g,川楝子10g,青蒿10g,甘草6g。
(5)痰濁挾風頭痛。主要癥見:頭痛較重,伴有目眩、胸悶、惡心嘔吐、咳嗽多痰。舌苔白膩,脈濡滑。治則健脾化痰兼以除風。
方用四君子湯加減。
黨參10g,白術10g,茯苓10g,甘草6g,半夏10g,防風10g。
(6)血瘀頭痛。種頭痛多有外傷史。其特點是頭痛較劇烈、經常發(fā)作、治療比較困難。重者伴有惡心嘔吐、心悸氣短、失眠、記憶減退等。舌質紫暗或有斑點,脈沉細或澀。治以活血化瘀為主。
方如通竅活血湯加減。
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10g,麝香05g,老蔥3根,生姜6g大棗5枚,黃酒30g(7)氣血虛頭痛。主要癥見:頭部隱隱作痛、記憶減退、伴有頭暈心悸、氣短、四肢無力、勞動時加重、食欲不振、面色蒼白或萎黃、口唇無華。舌質淡白,苔薄白,脈沉細無力。治以補益氣血,方如八珍湯加減。
黨參10g,白術10g,云苓10g,甘草6g,當歸10g,川芎10g,白芍10g,熟地10g。
(8)腎陽虛頭痛。主要癥見:頭痛頭暈、健忘、腰腿酸痛、四肢發(fā)冷、小便頻數(shù),重者伴有陽痿等。舌質淡白,脈沉遲無力,尤以尺脈為甚。治以補益腎陽,方如金匱腎氣丸加減。
熟地10g,山藥10g,山萸肉10g,茯苓10g,澤瀉10g,丹皮10g,桂枝6g,制附子3g。
(9)腎陰虛頭痛。主要癥見:頭痛較輕、伴有頭暈耳鳴、目眩、記憶減退以及腰酸遺精、多夢失眠、心悸氣短等,重者有盜汗、低燒。
舌質紅,脈細數(shù)。治以補益腎陰,方如六味地黃湯加減。
生地10g,云苓10g,丹皮10g,山藥10g,山萸芋肉10g,澤瀉10g。
(10)火熱頭痛。此種頭痛多為陽明經證,氣分熱邪熾盛所致,如乙型腦炎等有較劇烈的頭痛,伴有嘔吐及高熱、大汗出、口渴喜冷飲、心煩神躁、面紅、小便短赤等。舌苔黃燥,脈洪大而數(shù)。治以清熱瀉火,方如白虎湯加減。
石膏30g,知母10g,粳米10g,甘草6g,生地10g,麥冬10g。
-
周口-李**
回復(1)核桃仁
[配方]核桃仁15克。
[操作]煎15~20分鐘,加白糖適量,調勻后即可服用。每日2次,連續(xù)服5周。
[療效]補血生精,治療虛性偏頭痛。
(2)甲魚滋腎湯
[配方]鱉1只(300克以上者),枸杞子30克、熟地15克。
[操作]鱉宰殺后,去頭、爪、內臟、甲殼,洗凈,切成小方塊,放入鋁鍋,再放入洗凈的枸杞子、熟地,加水適量,武火燒沸后改文火燉熬至鱉肉熟透??沙_m量服食。
[療效]功能滋陰養(yǎng)血,補益肝腎。主治腎陰虛型偏頭痛;癥見頭痛眩暈,視物模糊,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耳鳴失眠,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無力。
(3)白芷茯苓薏苡仁粥
[配方]白芷9克、茯苓20克、陳皮9克,薏苡仁30克。
[操作]白芷、茯苓、陳皮煎湯去渣,入薏苡仁煮粥食。l劑/日,連服數(shù)日。
[療效]功能健脾化痰,降逆止痛。主治痰濁型頭痛。
-
松柏友
回復每一個人頭痛產生的位置都應該是不一樣的,由于頭內有很多不一樣的穴道和神經,而當這種穴道和神經產生變病的情況下,便會造成疼痛的覺得。在中醫(yī)學上假如一個人的身上產生頭痛覺得得話,能夠
根據(jù)推拿一些穴道和經脈開展減輕。接下去就為大伙兒實際介紹一下一些頭痛位置與經脈中間的關聯(lián)吧。頭痛,是額頭痛,還是后腦勺痛,是兩側都痛,還是偏頭痛,必須問清晰,由于中醫(yī)學覺得頭痛并不是一個簡易的問題。中醫(yī)學里是按經絡來區(qū)劃各一部分的頭痛。
后頭痛歸屬于太陽光膀光頭痛。這包含腦后面的頭痛,也有全部的頸部痛,會出現(xiàn)發(fā)熱、畏寒、肢冷這種狀況。后頭痛的前期能夠
根據(jù)一些簡易的中藥材開展醫(yī)治,例如脈診假如浮緩得話,能夠 選用“桂枝湯”;如果脈緊無汗得話,能夠
選用“麻黃湯”。這兒但是多地詳細介紹中藥材的方子,防止普通百姓在藥效、藥理學不清的狀況下亂服藥,導致不必要的損害。我們擁有病還是要到醫(yī)院咨詢一下醫(yī)師,便于對證下藥。
前額頭痛歸屬于陽明胃頭痛。像額頭痛、眉棱骨疼、眼圈腫脹等病癥,全是肝膽經頭痛。一般來講,“葛根湯”這類治療胃病的中藥材對醫(yī)治陽明胃頭痛很有實際效果。兩邊頭痛為少陽膽經頭痛。病癥有雙眼發(fā)花,早起口苦等。兩邊頭痛宜服食小柴胡湯來醫(yī)治。如果是左側的偏頭痛一般跟肝腎陰虛相關,尤其是生理期之后的女性,就非常容易因肝腎陰虛出現(xiàn)左側的偏頭痛。如果是右側的偏頭痛一般跟肺氣虛不減相關。
頭痛而重為太陰星脾濕頭痛。在中醫(yī)學里又稱為頭如裹,如同頭頂裹著一頂濕遮陽帽一樣,頭昏腦脹抬不起來。另外還伴隨四肢酸疼且體驗冷,出現(xiàn)嘔吐、食下不來的問題。過去,我們常常會見到一些性子很大的老婆婆,他們頭頂會勒一個綁帶來止疼,這就是他們平常吃得好,又不太健身運動,好愛管閑事,濕寒不融,因此
才導致了濕頭痛。頭痛而咽喉干痛為少陰心腎頭痛。會出現(xiàn)小便發(fā)紅、少氣懶言、皮膚干等病癥。一般可服食黃芩阿膠糕雞子黃湯來醫(yī)治。
頭頂痛為厥陰肝頭痛。病癥為干嘔吐、指甲和嘴巴發(fā)青紫色、四肢冰冷、腹痛等,這病多與年青時性生活頻繁相關。
也有一種頭痛叫氣血兩虛頭痛,病癥是下意識擺頭。醫(yī)治這一病能采用當歸補血湯。這副藥里需要采用黃芩和川芎二味藥,而黃芩的使用量一定要超過川芎四到五倍。懂一點兒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的人都了解,黃芩是用于補氣血的,川芎是用于補血補氣的。那麼即然是氣血兩虛頭痛,為何補氣血的黃芩的使用量反倒要超過補血補氣的川芎呢?這實際上便是中醫(yī)學里一個很重要的醫(yī)理,稱為“氣為血之帥”。血需要靠氣輪往上面帶,假如氣不能夠把血帶上來得話,就補不上血,達不上看病的功效。因此
有那樣一個特殊在里面。
也有一種是積血頭痛。假如頭部內有積血得話,便會頭痛。進一步比較嚴重得話,可能會導致癲癇。臨床癥狀是出現(xiàn)嘔吐。當病人出現(xiàn)噴射狀嘔吐得話,一定要立即地看醫(yī)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