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清閑法雖不是什么高深玄妙的修煉法訣,且多為世人所知,但編者認(rèn)為內(nèi)丹修行之根本還在于享壽,前半生清貧苦修只為后半生能閑暇自在,隨心所欲的享樂剩余之悠悠歲月,哪怕只活七八十歲,但能隨喜晚年,不與他人增煩惱,無疾而終便是福報。如若不能安享清福怡然自得,體健而行四方,只能臥于病榻之上即便活到百歲又有何樂趣哉?
養(yǎng)生之要,以能斷緣簡事、清閑自在為上,吏載晉張薦隱居順志,家有苦竹數(shù)十頃,張于竹中為屋,常居其中。王右軍造之,張?zhí)颖懿慌c相見。以見為增緣多事也。白樂天不喜答人書,嘗自吟云:“豈是交親向我疏,老慵自愛閉門居。近來漸喜知聞斷,免惱嵇康索報書。” 養(yǎng)生最要知聞斷,習(xí)靜尤宜思慮無。能曉鳶魚飛躍之樂,則自無在而不海闊天空,悠閑自得矣。
史載:“宋管師復(fù)自號臥云先生,仁宗召問曰:卿所得如何?對曰:滿屋白云耕不盡,一潭明月釣無痕。此臣所得也,竟不受爵命?!?不能心境廓遠,神會空靈,又烏足以語此。故宋孫集賢,感老之將至,辭官歸隱詩有曰:“人生七十鬼為鄰,已覺風(fēng)光屬別人。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謀泉石養(yǎng)閑身?!狈街袷?,幾人能此?對境無境,居塵出塵;人世忘世,在家忘家;居名逃名,臨利逃利,能如此,便可隨住而得自在清閑矣。
呂祖詩云:“風(fēng)幡動處總非真,自在如如見此心;解得拈花微笑意,本來何處著纖塵。”又詩云:“一日清閑自在仙,六神和合報平安;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贝耸亲钌铣说烂?,會得時,不事養(yǎng)生而養(yǎng)生之道盡在其中矣!
世間事,退一步路自寬,總忌爭先,忌逞氣;逞氣最易敗事,爭先尤易敗事。故老子有退字訣,有后字訣。凡待人接物,能做到“謙退卑下,守后去先”八字,便過半矣。
鄧青陽詩云:“身安茅屋穩(wěn),性定菜根香;世事靜方見,人情淡始長。”其所言安字訣、定字訣、靜字訣、淡字訣,擴充開去,其用便不可勝窮矣。
陶淵明的“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閑?!碧瘴绦污E自化中之遠曠高逸的性情,便在其靈府之長遠無盡的獨閑。
杜光庭的《仙傳拾遺》將詩僧寒山子列入詩仙,劉大杰認(rèn)為寒山詩“字里行間,處處顯出種高遠空靈的情趣?!蔽ù艘桓哌h空靈,卻須從閑中養(yǎng)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uzibaijia/1369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宗薩欽哲仁波切:此生成佛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