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為”一詞出自老子的《道德經(jīng)》,因為在《道德經(jīng)》中沒有對這個詞的明確定義,而且限于篇幅,老子對很多問題沒有展開論述。而且這個詞如果用現(xiàn)代漢語習(xí)慣從字面理解的話容易產(chǎn)生歧義,所以“無為”一詞自從出現(xiàn)后,對它的解釋有很多,可以說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解釋清楚“無為”的意思,對真正理解《道德經(jīng)》和老子的思想有重要的作用。雖然《道德經(jīng)》版本較多,但是不管哪個版本,里面皆有“無為”一詞,前后都有出現(xiàn),而且頻率較高,由此可見“無為”思想是貫穿于整部《道德經(jīng)》的,也可見它在老子整體思想中的重要性。另外,《莊子》、《列子》、《亢桑子》、《尹文子》等著作皆有關(guān)于“無為”的語句,但是其中也沒有非常明確的關(guān)于“無為”的定義或論述。要理解“無為”的真正意思,必須認(rèn)真研究《文子》中的這幾段話。
“自天子至于庶人,四體不勤,思慮不困,于事求贍者,未之有聞也。”老子說,古代自天子以至普通老百姓,都要具備勤勞的美德,如果四體不勤,思慮不疲,卻想求得事情的圓滿成功,這種事從未聽過。并且列舉了神農(nóng)、堯、舜、禹等許多古代圣人是如何操勞奔波一心為民的例子。這都表明,一切成功與福利,皆來自勤勞所得,“無為”是離不開勤勞的。這段話說明,“無為”絕對不是有人所說的“不作為”的意思。以“無為”就是“不作為”的誤解作為論據(jù),來批評老子思想消極,是站不住腳的。老子曰:“所謂無為者,非謂其引之不來,推之不去,迫而不應(yīng),感而不動,堅滯而不流,卷握而不散。”
老子說,所謂無為者,不是說,引導(dǎo)而不來,推之而不去,迫而不應(yīng),感而不動,堅滯而不可使之流動,卷握起來之后就不可散開,似乎人對客觀無能為力。由此可見,“無為”絕對不是有人所說的“無能為力”的意思。把“無為”理解成“無能為力”來解釋老子對待客觀存在的態(tài)度,對此,老子直接批駁了這個觀點(diǎn)。而且,后文有不少關(guān)于人使用各種工具的表述,也證明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如果人覺得對客觀環(huán)境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的話,怎么可能發(fā)明、使用這些工具呢?
“謂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掛正術(shù),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推自然之勢,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若夫水用舟,沙用肆,泥用輴,山用樏,夏瀆冬陂,因高為山,因下為池,非吾所為也。”“圣人不恥身之賤,惡道之不行也,不憂命之短,憂百姓之窮也,故常虛而無為,見素抱樸,不與物雜?!?/section>老子說,所謂無為,是說在辦公事時,個人的私志不可摻入公道,個人的嗜欲不可掛上正當(dāng)手段,循道依法而舉事,借用社會各種資源而立功,一切皆要順著自然之勢,不容許依主觀意志而扭曲自然,事情辦成了不自夸,立了功不留個人的名。所謂推自然之勢,好比遇水用舟行,遇沙用?走,遇泥濘用輴過,遇山用樏等,夏季多雨則開渠防水,冬季水枯則鑄坡護(hù)堤,因地勢高聳而為善,因地勢地下而為池,這一切皆是得益自然之利,各得其便,非吾個人所為也。
圣人不恥于出身的下賤,只怕道得不到推行;不擔(dān)憂生命短暫,只擔(dān)憂百姓受窮,為此,故圣人經(jīng)常保持清虛的境界,遵循自然規(guī)律而為,堅持純潔,顯現(xiàn)現(xiàn)實,不與物欲相混雜。第一,在辦公事時,個人的私志不可摻入公道,個人的嗜欲不可掛上正當(dāng)手段,這是讓人不要做因公行私、假公濟(jì)私的事,不要違反社會法則。第二、循道依法而舉事,借用社會各種資源而立功,一切皆要順著自然之勢,不容許依主觀意志而扭曲自然,這是讓人要依據(jù)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法則來行事,并列舉了遇水用舟行等例子來說明,人為之事應(yīng)該順應(yīng)自然、效法自然。第三、圣人不恥于出身的下賤,只怕道得不到推行;不擔(dān)憂生命短暫,只擔(dān)憂百姓受窮。這是說圣人的宗旨是要做有利于眾生福祉的事情,并且指出了具體是如何做的,經(jīng)常保持清虛的境界,遵循自然規(guī)律而為,身體力行。由此,得出的老子“無為”的定義是:按照或者說符合自然規(guī)律、社會法則、民眾福祉來做事,不妄為,不亂為。將此意帶入出現(xiàn)“無為”字樣的《道德經(jīng)》各章句,皆無違和感,且能貫穿全文。作者:道誠 騰訊道學(xu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uzibaijia/1389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命理學(xué):八字中比肩代表什么比肩多到底···
下一篇:
修行必讀:丹道周天與氣功周天有什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