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神祇的信仰是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宗教都有的。中國的先民們認為,日月星辰、山川大地,乃至草木土石都有主宰和精靈附屬,所有本土的道教和民間信仰,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神靈崇拜的宗教。特別是道教,從教內(nèi)來說,有著三清五帝等至高的無上的神仙,更有著山神土地龍王等基層的神仙,他們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維持天地萬物運轉(zhuǎn)的管理體系。道教的神仙體系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和人間的管理體系極度吻合。例如人間有皇帝,天界就有玉皇大帝,地府就有十殿閻羅;人間的城市有郡守,地府的城市就有城隍;人間的家庭有族長、家長,天界就在每個人家庭委派了家神,也就是灶君。而且,天界比人間的官吏體系更加細致、設(shè)計得也更加完善。例如,河流里有水神也就是龍王負責管理江河湖海的生靈和財富,哪怕是一口水井都有龍王的崗位設(shè)置;每一座山,就一定有山神來管理飛禽走獸和礦藏林木;每一方土地,就有土地神負責保護土地上的物產(chǎn)和居民;每一座城池,就有城隍,城隍手下有判官,掌管生死簿,負責管轄區(qū)域人類的生死禍福,記載他們在陽世的善惡言行。可謂考慮周到,全面細致,無微不至。雖說山神、土地都是最基層、官階最卑微的神祇,但是在傳統(tǒng)的信仰者心目中,他們都是自己命運的主宰者和庇佑者,都是要恭敬祭拜,絲毫不敢馬虎的。而且,在形象設(shè)計上,山神、土地都比較和善親民,也因此而得到更多子民的信賴和親近。至今在很多偏遠農(nóng)村,農(nóng)民們都有供奉山神土地的傳統(tǒng),要么獨立建造一座小廟,要么選擇一處干凈的地方,挖一處神龕或者神窟,安置上山神土地的神位,四時上香,祈求平安順遂。中國的國土面積博大,山川、河流、城池眾多,從這個角度說,要實現(xiàn)真正意義的無縫隙管理、全方位覆蓋,就一定需要很多的神祇來擔任山神、土地。這個數(shù)量不用計算是非常龐大的。那么,這些眾多的基層神祇是從哪里來的呢?第一種,就是人自己選擇的神。中國文化自古就有“聰明正直之為神”的選神準則。被選為神祇的人,生前都是那些忠臣、烈士,他們或者為保家衛(wèi)國、或者是為民請命、或者是為了氣節(jié)忠義,或者是為民犧牲,一定是在行為或者品德上對百姓有很大貢獻和付出的人。人們敬仰他們的品德,就期盼這些人去世以后不要遠離,依然能夠在另一個世界、以另外一種狀態(tài),繼續(xù)獲得他的庇佑。例如,當年義烈而死的史可法,就被揚州人奉為揚州城隍。文天祥是杭州的城隍,“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是蘇州城隍。當然也不是選擇這些神祇一定要生前是官員或者名人,一些凡人也有可能入選地方神祇。有的人生前為人極為孝順,是人人稱頌的孝子,就有可能被人奉為城隍,因為中國人始終相信“忠臣出自孝子門”,為人孝順的人,一定能夠恪盡職守,造福民眾;有的人生前為人公道正派、辦事可靠,就有可能被人尊奉為山神或者土地。這種選神的方式,其實也是傳統(tǒng)社會人們道德選擇的一種表現(xiàn),弘揚什么、貶斥什么,在敬拜什么樣的神仙里就完全顯露出來了。第二種方式就是封神,這是一種純官方的行為。歷代的帝王都有過多次封神的記載,例如對孔子的追封,對關(guān)羽的追封等。也正因為如此,才給后世人選擇道德高尚、人品過硬人成為神祇留下了余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uzibaijia/1391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道醫(yī)養(yǎng)生精髓:元氣足病自無
下一篇:
每日一悟|真正有福氣的人都很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