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說:“喜氣迎人,比兄弟還親;怒氣迎人,比兵戈還傷人?!?/p>
莊子在《南華經(jīng)》中也說:“兵莫慘于志,鏌铘為下”,說的是沒有什么兵器能比人的志氣更鋒利,從這一意義來說寶劍莫邪也只能算是下等。
由此看來,有積極上進或做成某事的決心和勇氣尤為重要,雖然暫時還不能夠幫助別人,普度眾生,但他所蘊藏的祥和之氣就如痛飲陳年老酒,善因善果響應的速度一定快如鼓槌弓鼓。
從前禹稷輔佐堯舜治理天下,使受水患的百姓能夠安居,使受饑餓的人民能夠吃飽,功德非常浩大,幾乎覆蓋了全天下的人民!然而,尼山孔子,他是一介布衣,雖然也有一腔抱負,但因地位低下也一籌莫展。他周游列國,到處游說,弘揚正道,難道是空說而未有所作為嗎?當然不是。
單單是他的“讓老年人得到安養(yǎng),讓朋友們互相信任,讓少年人得到關懷”的心志,他的“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勤奮精神,就能與那些擁有天下的帝王將相相比,其功其德,足可以讓萬世師范,千古留芳。
要知道宇宙一切唯心造,我們的心具備整個宇宙的一切。修行的人就是要能夠滋養(yǎng)自己本有的真性,淡泊平和,養(yǎng)出活潑潑一團元氣,再也不動那種浮躁之氣。
能做到這些的人,那么他們遇到親人就能孝敬,遇到眾生就能仁慈,遇到善事就能成就,遇到侮辱就能忍受。無論面對有情眾生,還是無情山石,無論是有事,還是無事,都有一團活潑的生氣,充滿整個虛空界,這樣修行所得到的福德無量。
這才是為善積德所要做的第一件最重要的事。
小善報近,大善報遠;近報福輕,遠報福重。
柳蒲那樣質地的植物, 種下去晚上就會發(fā)芽,易生而早凋。但松柏卻不然,被野草所困,受牛羊踐踏,但長大后卻成為有用之才,人類受用千年萬年。
今人我們這個世界行善的人并非沒有,可是能夠堅定長久地做下去的卻不多。因為他做了幾件好事,中間遇到挫折,就荒謬地認為天地萬物的規(guī)則難以知道,對到底有沒有因果報應也產生了懷疑,修行至此半途而廢。
這都是求善報速成之心所耽誤的,欲速則不達。
因此,積德不多的人,他福報的基礎就很薄;經(jīng)歷艱險也堅定不移的人,他能辨別道德的價值勝過一切。
古語說:“樹德如滋,除惡務盡”說的是樹立德業(yè)一定要滋長蔓延,廣泛充分,消除邪惡一定要連根鏟除,不能有遺留。我們看那些有著吉利征象的家庭,想想他們的過去,有的是多世積德,有的是多年行善。
《易》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這個“余慶”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修來的。如果只做了幾件小小的好事,就希望得到大的福報,那可能嗎?根基很差的人,怎么可能聚集吉慶呢?
古人言“有心為感感不靈,有心祈應應不至,這應當順其自然,不能妄生揣度?!?/p>
因此,做事貴在堅持長久,對于積德是尤其重要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uzibaijia/1398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一生賣米功德卻勝過高官百歲后尸解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