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作者:小七媽咪&戀小暖來源:書報文摘(ID:shubaowenzhai)
有句話說得好:
“會說是能力,不說是智慧,但恰到好處的沉默,卻更讓人感到安心?!?/p>
正所謂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微信公號:國學生活】
為人處世間,人要學會的是“看穿不言,明知不問,不多管閑事”。
洞察一切是本事,看穿不言是智慧
火眼金睛、洞穿一切是本事,看穿不言、言出必善才是大智慧。
實戰(zhàn)管理專家顏廷錄曾分享自己請朋友吃飯的故事。
多年未見的朋友知道顏廷錄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出差,興奮地約他一起吃飯。
顏廷錄很清楚朋友上有生病的母親要伺候,下有上學的孩子要照顧,公司的效益也一直不好,所以在生活上比較拮據(jù)。
看朋友如此熱情,顏廷錄還是答應了。
朋友知道顏廷錄喜歡吃火鍋,所以提前預訂了一家不錯的火鍋店。
顏廷錄聽了,說:
“火鍋好是好,就是時間太長,推掉吧!”
朋友繼續(xù)建議去吃酸菜魚。
顏廷錄編了個理由:
“最近胃不大舒服,不敢吃辣的?!?/p>
朋友一時間不知該去吃什么。
顏廷錄想了想,說:
“我最喜歡吃西紅柿炒雞蛋,咱們找一家小館子吧。”
倆人一拍即合,到飯店后就點了西紅柿炒雞蛋和兩個小菜。
趁朋友上廁所的空檔,顏廷錄又點了一盤紅燒肉、一個辣子雞、一條鯉魚,并提前買好了單。
朋友見狀,有些不好意思。
顏廷錄半開玩笑:“單都買了,還能浪費了不成?”
于是,兩人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大餐。
《菜根譚》里說:
“不責人小過,不發(fā)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yǎng)德,亦可以遠害?!?/p>
可在生活中沒少見這樣的事情:
家庭突遭變故,有人卻硬要在眾人面前提起;
本來和樂融融的聚會,有人卻故意提起陳年傷心事;
工作不如意,有人卻不識趣地哪壺不開提哪壺;
……
不分場合,以關心的名義,毫無顧慮地將別人的隱私公之于眾,無異于往傷口上再撒把鹽。
看穿別人的窘迫卻不大聲喧嘩,察覺別人的難處但默默給予幫助,才是深到骨子里的修養(yǎng)。
有些場合,明知不問是尊重
1962年,作家劉白羽的長子濱濱患風濕性心臟病,到上海治療。
因為病情不見好轉(zhuǎn),又趕上劉白羽也生病住院,只得讓妻子送病危的兒子回北京。
作為好友的巴金夫婦,當天一大早便趕到劉白羽的病房。
他們都知道濱濱的病情,但誰都不曾開口問一句,而是默默地在一邊陪著。
直到收到母子平安抵京的電話。
當巴金夫婦起身告辭時,劉白羽執(zhí)意送到醫(yī)院門口,緊握著巴金的手,一再表示感謝。
巴金卻擺擺手,淡淡地說:
“沒什么,我只是剛好有空,陪陪你?!?/p>
在某種場合,明知不問,反而是愛護、關心、理解,更是發(fā)自肺腑的尊重。
與人相處,難的不是彬彬有禮、噓寒問暖,而是有不問的默契和善意。
前段時間,朋友跟我說起一件小事。
因為在工作中出了點小差錯,朋友被主管叫到辦公室。
他在里面大概待了半個多小時,領導的訓斥聲很大,估計全屋子的同事都聽到了。
當朋友灰溜溜從辦公室出來回到工位時,覺得肯定要被大家議論一番,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但一旁的同事若無其事地忙著手里的活兒,根本不搭理他。
只有一個經(jīng)常八卦的同事,把朋友拉到茶水間,刨根問底地問:
“你到底犯了什么錯?”
“領導?沒有為難你吧?”
…
從此,朋友遠離了那個愛八卦的同事。
明知你難堪,還要撕你傷疤;明知你不悅,還要火上澆油;明知你有苦衷,還要步步緊逼。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還原真相,也并不是所有的解釋都有必要,明知不問的會心一笑,遠勝不合時宜的噓長問短。
這,才是一個人高明遠識的善良。
施以援手是友愛,多管閑事是越界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該互幫互助。
但是當“幫助”對于對方來說越了界、過了線,適得其反,給人造成麻煩,那么就是多管閑事。
《奇葩說》中冉高鳴說過一句頗有意思的話:
“問渠哪得清如許,你先管好你自己?!?/p>
看過一則寓言故事:
主人養(yǎng)了一只狗守大院,養(yǎng)了一只貓抓老鼠。
有一天,不知從哪里鉆出許多老鼠,院內(nèi)鼠患成災。
貓一下子忙開了,見鼠就抓,從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
守門的狗也動起心思,上躥下跳幫貓捉老鼠。
湊巧的是,小偷趁著狗捉鼠的功夫溜進主人屋里,將貴重財物劫掠一空。
主人發(fā)現(xiàn)后大怒,取下鞭子,對狗進行責罰:
“你的職責是看門守院,不是抓老鼠。
因為你的橫插一手,讓小偷逮到了機會?!?/p>
這時,狗才明白,這就是多管閑事。
多管閑事是超越權限地干預他人的事務。
我們應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及時提供幫助,但如果多管閑事,失了分寸,觸犯他人隱私,只會費力不討好,討人嫌。
狄更斯在《德魯?shù)乱砂浮分袑懙溃?/p>
“最好的禮貌,是不要多管閑事。”
曾經(jīng)看過一個節(jié)目,男主角進入了一個新的工作環(huán)境。
為了給大家留下好印象,他特別喜歡搶著幫別人做事,常常把自己弄得很辛苦也要幫別人完成。
可這樣的“熱心腸”卻沒有換來別人的稱贊,反倒讓大家都很不喜歡他。
因為他不是搶了別人的“功勞”,就是打亂了別人的計劃。
無論在職場或是生活中,尊重他人,適度幫助,不多管閑事,才能讓彼此有一個舒適的人際氛圍。
▽
《紅樓夢》中有副對聯(lián):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p>
看穿不言,是世事洞明的智慧;
明知不問,是嚴于律己的教養(yǎng);
閑事不管,是人情練達的修養(yǎng)。
別人的過錯,知道就行,不必斤斤計較;
別人的隱私,心知就好,不必強行揭穿;
別人的事情,明白就好,不必橫加干涉。
這不是外圓內(nèi)方的中庸之道,也不是明哲保身的人浮于事,而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yǎng)。
看好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嘴,做好自己的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uzibaijia/1399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小學老師目前負債夠溫飽。
下一篇: 左宗堂:笑著低下頭的都是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