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心靜,處處花開。
有人說,能讓心靜到極致的人,都是一生安穩(wěn)的有福者。
《閑情偶寄》里有這樣一個故事。
春天出游,途中遇到一場急雨,人們都匆匆忙忙地擠到亭子里躲雨。只有一位穿著簡樸的婦人,年三十左右,一個人在亭子的檐下找了一角站下。
別人都在抖落身上的雨水,她卻任其自然。畢竟自己站在檐下,總有小雨滴落進(jìn)來,抖也沒用。
雨停了,人們一時間都散開來,繼續(xù)游玩。這個婦人卻走進(jìn)亭子里,又站了一會兒。
作者想,這位婦人一開始不往亭里擠,是因為她知道亭內(nèi)已經(jīng)沒有空地;她不抖衣裳,是因為抖也無用;她之所以會猜中還會有雨,是因為有一份從容等待的靜氣。
正是這份靜氣,讓她看起來氣定神閑,讓一群二八妙齡的女子皆出其下,大失光華。
靜,是一種修養(yǎng),更是一種智慧。
如何讓心靜下來?
01
身體疲勞的時候,大腦最容易跟著焦慮。
不僅如此,疲勞狀態(tài)下,抵抗力也跟著下降,人們最容易受到病毒或者疾病的侵襲。
不讓自己過度消耗、在疲勞之前先休息,就能防止胡思亂想、防止憂慮。
美國陸軍曾經(jīng)做過多次實驗,證明即使是經(jīng)過多年軍事訓(xùn)練的堅強(qiáng)的年輕人,如果每一小時休息10分鐘的話,他們的行軍速度就會加快,也更持久。
在短短的一點休息時間里,哪怕只打5分鐘的瞌睡,也會讓身體重新打起精神,應(yīng)對各式各樣的問題。
02
卡耐基曾經(jīng)在一座辦公大樓里遇到一個搬貨的青年,他整個左手都沒有了。
卡耐基問他:“他缺了那只手是不是非常難過?”
所謂事實,意味著它是已經(jīng)發(fā)生的客觀事實,沒有別的可能,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我們只能接受、適應(yīng),并且把它置之腦后。
懊悔是心靜路上最常出現(xiàn)的負(fù)面情緒,我們常常想,如果當(dāng)時走另一條路就好了;如果沒有那樣說話就好了……
但是有再多的懊悔也無濟(jì)于事。
只有接受發(fā)生的事實,你才有可能堅定地迎接隨之而來的所有事情。
叔本華說:“能夠順從,就是你在踏上人生旅途時最重要的一件事?!?/strong>
03
一位投資顧問曾分享他的投資原則叫“到此為止”。
“我在市場上所買的每一宗股票,都有一個到此為止、不能再賠的最低標(biāo)準(zhǔn)。比方我買的是每股50元的股票,我規(guī)定不能再賠的最低標(biāo)準(zhǔn)是45元。只要股價跌到45元,我就立刻賣出去,這樣就把損失限定在每股5元的范圍了?!?/p>
不只是投資,“到此為止”的原則適用于生活任何方面。
和一個不守時的朋友吃飯,告訴他“我等你的超時時間是10分鐘,要是超過10分鐘,我們的約會就取消了”;
遇到煩惱的事情,給自己設(shè)定10分鐘的“發(fā)泄時間”,除了感受煩惱之外,什么都不做,10分鐘后到此為止,去做別的事……
04
很多人都聽過“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這句話,這是卡耐基聽來的一個故事。
班級里,總有一些孩子會為考試緊張焦慮,交完考卷之后,還會想起做錯的題目,焦慮得睡不著。
一次實驗課,老師將一瓶牛奶放在桌子邊上,同學(xué)們望著那瓶牛奶,不知道這和課程有什么關(guān)系。
這時,老師突然站了起來,一掌把那瓶牛奶打碎在實驗室的水槽里。
接著,他讓所有人都去水槽邊去看那瓶打碎的牛奶。
“要先加以預(yù)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現(xiàn)在一切都太遲了,牛奶一滴不剩,無論你怎么著急,怎么抱怨,都無法再救回一滴。
冷靜地分析我們曾經(jīng)犯下的錯誤,并從錯誤中吸取教訓(xùn),然后將錯誤忘掉,這是唯一可以讓過去的錯誤更有價值的方法。
有人打了一個比方,錯誤就像我們鋸木頭過程中掉落的木屑,為過去發(fā)生的事情憂慮,就像鋸木屑一樣傻。
聰明人永遠(yuǎn)不會坐在那里為他們的錯誤和損失而悲傷,他們只會想辦法來彌補(bǔ)過失。
05
心理治療專家認(rèn)為,人的疲勞多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所引起的,而不是體力勞動本身。
那么,是哪些心理因素會讓坐著工作的人感到疲勞呢?
是煩悶、懊悔,是一種得不到欣賞、郁郁寡歡的感覺,是一種過于匆忙、焦急、憂慮的情緒……
每當(dāng)我們集中精神的時候,就皺起眉頭,聳起肩膀,讓所有的肌肉都來“用力”。其實,這樣做對我們的思考沒有絲毫益處,放松下來,大腦才會高速運(yùn)轉(zhuǎn)。
所謂放松,就是要將所有的緊張和壓力消除,只想到舒適和放松。
你可以從放松眼部、臉部肌肉開始,反復(fù)對自己說:“放松!放松!放松!再放松!”
亦舒說:“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努力,靜靜收獲,切記喧嘩?!?/strong>
你的心靜了,才能安靜思考、認(rèn)清局面,才能更好專注于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uzibaijia/1400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男人面相看嘴唇薄唇男人薄情寡義嗎
下一篇: 人生的三苦三累熬過方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