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梁山108好漢是正面角色,與之相對應的是有四大奸臣,分別是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他們四人禍國殃民,殘害忠良,陷害梁山好漢,將許多好漢逼上梁山。但是有兩個人分別被高俅、蔡京兩個奸臣提拔,受到重用,不夸張地說高俅、蔡京對此二人有“知遇之恩”,然而此二人都落草為寇,成為梁山上的一員,還是梁山馬軍五虎將,他們都是誰呢?
高俅提拔的梁山好漢:呼延灼
呼延灼,將門之后,是北宋開國名將鐵鞭王呼延贊嫡系子孫,武功高強,有萬夫不當之勇,但是由于家道中落,他為官多年,只是一個小小的汝寧郡都統(tǒng)制。
亂世出英雄,水滸傳時期的北宋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亂世,外有遼國虎視眈眈,內有宋江、方臘、田虎、王慶四大寇占山為王。梁山軍在宋江的帶領下,攻陷高唐州,殺死知府高廉。高廉是高俅的叔伯兄弟,精通法術,是高俅一黨的重要成員。高俅聽聞高廉被殺后,氣憤不已,思索如何報仇。他選中了呼延灼,向宋徽宗推薦呼延灼為征寇大將,帶領大軍討伐梁山。宋徽宗宣召,金鑾殿見了呼延灼后,見其一表非凡,“龍顏大喜”,當場賜給呼延灼一匹踢雪烏騅馬。
呼延灼騎著這匹寶馬,在和梁山軍交戰(zhàn)時,優(yōu)勢非常明顯,戰(zhàn)平梁山上的林沖、扈三娘、孫立等人,即使不敵,也能順利逃走,他在連環(huán)馬大陣被破后,孤身一人逃往青州,投奔知府慕容彥達。但是呼延灼的踢雪烏騅馬被盜走后,他便如同失去了雙腳,氣勢大不如前,最后被擒。
對此,大家似曾相識,三國時期的呂布騎著赤兔馬,來無影去無蹤,勝則快速斬殺敵人,敗則揚長而去(如虎牢關外戰(zhàn)三英和濮陽城外戰(zhàn)曹營六將)。
呼延灼被高俅舉薦,受到重用,宋徽宗又賜給寶馬,然而他最后卻歸降了梁山,幫助梁山軍攻陷青州,成為梁山馬軍五虎將之一。
蔡京提拔的梁山好漢:關勝
關勝,比呼延灼的來頭還大,他是三國時期名將關羽的后人。關羽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關勝非常崇拜他的祖先關羽,于是也仿造了一把青龍偃月刀,作為他的兵器。
在攻打梁山前,關勝和呼延灼一樣,不得志,他官拜蒲東巡檢。蒲東巡檢是一個九品芝麻官,就是芝麻粒一樣大小的官,受七品縣令節(jié)制。
宋江大軍攻打大名府時,太師蔡京一籌不展,他于是召集樞密院眾官員商議,看看派誰帶兵救援比較合適。此時,關勝的好朋友宣贊趁機向蔡京推薦了關勝。宣贊對關勝贊不絕口,認為其有上將之才,足堪大任,如果帶領軍隊討伐梁山,一定能夠旗開得勝,剿滅梁山。蔡京半信半疑,但他只能死馬當活馬醫(yī),讓宣贊將關勝從蒲東請到京城。關勝又向宣贊舉薦了結義兄弟郝思文,三人一起來到京城。
太師府上,蔡太師看到關勝“八尺五六身軀,細細三柳髭須兩眉入鬢,鳳眼朝天,面如重棗,唇若涂朱”,大喜,認為關勝頗有其祖關羽的風度,于是詢問關勝如何解大名府之圍?關勝向蔡京提出“圍魏救趙”之計。蔡京批準了,于是任命關勝為領兵指揮使,郝思文為先鋒,宣贊為后合,帶領一萬五千兵馬征討梁山。
最后的結果大家都清楚,呼延灼詐降,關勝被梁山生擒活捉,隨后降了宋江,落草為寇,成為梁山馬軍五虎將之首。
結語
水滸傳中,高俅和蔡京兩個奸臣“慧眼識珠”,各自提拔一人,想讓他們帶領大軍踏平水泊梁山,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呼延灼和關勝兩人不但沒有踏平梁山,反而成為梁山上的一員,官拜馬軍五虎將。
(本文主要參考《水滸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uzibaijia/1587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