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姓簡介
“徐”字拼音:xú,“徐”屬于非常用字,“徐”字部首是:彳,構造是:彳人一木,繁體字和筆畫為:徐:10;徐的五行屬性是金
徐姓全國人口約 2020 多萬,屬最常見姓氏,最新統(tǒng)計的人口排名排在第11位,本姓氏人口在歷史的排名位置
徐姓各個時期人口排名走勢圖
說明:本統(tǒng)計根據網友訪問查詢名字測試排名進行的統(tǒng)計,和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的數據不完全一致,本數據每周更新一次。
徐姓人口在各個省市的最新分布
宋朝時期,徐姓大約有84萬人,約占全國人口1.1%,排在第17位。徐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占全國徐姓總人口的23.5%。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山東、江蘇,這四省徐姓大約占全國徐姓總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福建、安徽、四川、湖北、河南,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全國形成了以贛浙為中心的徐姓大聚集區(qū)。兩廣、云貴以及西北地區(qū)徐姓人口十分稀少。
明朝時期,徐姓大約有192萬人,約占全國人口2.1%,排在第10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徐姓人口純增長率高達128%,人口純增長了108萬。明朝時期,浙江為徐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徐姓總人口的35.1%。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蘇、江西三省,這三省徐姓大約占徐姓總人口的64.5%;其次分布于安徽、福建、山東、湖北,這四省的徐姓又集中了21.7%。在西北和西南地區(qū),徐姓仍為罕見姓氏。
當代,徐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蘇、廣東、浙江、四川四省,約占全國徐姓總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山東、江西 、安徽、河南、湖北,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江蘇為徐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長江三角地區(qū)、廣東東部和四川三塊高比率徐姓分布區(qū)域。
當代徐姓人口分布頻率,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qū)在江蘇中南部和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以及山東煙臺地區(qū),每平方公里的徐姓人口達到9人以上,中心地區(qū)高達12人以上。徐姓分布密度最高的(7.2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qū)占國土面積3.4%,徐姓人口大約293萬;3.6-7.2人/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占國土面積14.4%,徐姓人口大約667萬;1.8-3.6人/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占國土面積29.6%,徐姓人口大約736萬;1-1.8人/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占國土面積19%,徐姓人口大約199萬;不足1人/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占國土面積33.6%,徐姓人口大約97萬。在江蘇南部、浙江、安徽東南部、江西東北部、云南中部和南部,是徐姓占當地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qū),一般達到2.5%以上,其覆蓋面積占了全國總面積的4.4%;在江蘇北部、安徽大部、江西大部、山東東部、云南東部和西部、甘肅武威地區(qū)、黑龍江東北部、遼寧東部、吉林東南部、臺灣北部,徐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1.5-2.5%之間,其覆蓋面積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3.4%;在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和東北其他地區(qū),徐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5-1.5%之間,其覆蓋面積占了全國總面積的48.1%;在其他地區(qū),徐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5%,其覆蓋面積占了全國總面積的34.1%。
徐姓起源(來源)
徐姓主要源自:嬴姓。
1、源于嬴姓,以國名為氏。遠祖可追溯到五帝時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孫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縣北。徐國歷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躍在江淮之間,史稱徐戎,也稱徐夷或徐方。春秋時,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聯合楚國所滅,后又復封徐偃王之子宗為徐子。戰(zhàn)國時,吳國滅徐,隨后越國滅吳,至楚國滅越,徐國的版圖歸入楚國。徐國的子孫遂以國名為氏,散居于江淮之間。
2、源于嬴姓,以部落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監(jiān)叛亂之后,裂分殷商遺民六個氏族與魯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于改姓而來:
①北魏時,居住在今寧夏賀蘭山地區(qū)和甘肅慶陽地區(qū)的氐族中,有徐姓人。但這些徐姓人到底是出自嬴姓還是后來氐族人自行改姓,現在已經無法考證。
②蒙古族改徐姓:蘇密爾氏,世居克什克騰、大黃山,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多冠漢姓為徐氏。兀蘇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后多冠漢姓為徐氏。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歸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賜漢姓為徐晟,其子孫稱徐氏。
③朝鮮族改徐姓:唐朝百濟國王子扶余隆,改漢姓為徐姓。
清朝,居于今俄羅斯加斯西湖口的高麗族人,皆改漢姓為徐氏,為今朝鮮族徐氏來源之一。
④滿族改徐姓:清朝滿洲八旗舒祿氏、徐吉氏、舒穆祿氏等氏族集體改姓徐,后成為東北地區(qū)的徐姓滿族。
徐姓郡望
東??ぃ嗡诮裆綎|郯城北邊
高平郡,治所在今山東金鄉(xiāng)西北
瑯邪郡,治所在今山東膠南縣瑯邪臺西北
東莞郡,治所在今山東莒縣
濮陽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陽縣西南
徐姓堂號
東海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高宛堂:以望立堂。
瑯琊堂:以望立堂。
雪山堂:以望立堂。
徐姓源流
一、徐xú
現行常見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義,山東之平邑、龍口,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廣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瀘水、隴川等地皆有分布。漢、滿、蒙、回、壯、苗、鮮、土、水、藏、仡老、拉祜、景頗、阿昌、布依、鄂溫克等多個民族有此姓。《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子爵,贏姓,皋陶氏之后也。皋陶生伯益,佐禹有功,封其子若木於徐,在今徐城縣北三十里。徐城并入臨灘,今泗州臨淮有徐城。自若木至偃王,三十二世,為周所滅,復封其子宗為徐子,宗十一世孫章羽(按:一作‘章禹’),昭三十年為吳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按:《姓氏詞典》將“徐偃王”與“若木”并列為徐氏二源,不妥。)(2)鄭樵又注:“一族出於贏氏十四姓之一也。”“一族出於黃帝十四姓?!贝藙t為黃帝后。
3、或為李姓所改?!缎帐峡悸浴窊段宕贰纷⒃疲骸拔宕鷷r李昪冒姓徐,名知誥?!崩顣c系南唐開國君主。
4、清代高麗族有徐姓,世居噶山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有載。
5、為清代滿族姓氏所改。清代滿族之舒穆祿氏、徐吉氏、舒祿氏或改為單姓“徐”。見劉慶華《滿族姓氏錄》。
6、土族之徐姓,由“徐胡”氏所改,遼金時有“阻卜”,乃土族先民之一支。本為部落名,或以為姓。阻卜,或譯作“索卜”、“蘇胡”,青海方音:蘇、徐不分,故“蘇胡”或作“徐胡”,后取其首音諧以“徐”字而為單姓。
7、景頗族之徐姓,為“勒托”所改,或改為“董”。
8、阿昌族之徐姓由“喇細”所改,蓋取“喇細”之末音“細”諧以漢字“徐”而得。注(6)至(8)見《中國人的姓名》。戰(zhàn)國時魏有徐無鬼;漢代有徐良,瑯邪人,博士;唐代有徐茂功,太宗臣;明代有徐光啟,上海人,科學家;清代有徐大椿,吳江人。
徐姓起名的基本原則和起名原理
1、徐姓用字只有1個讀音xú,起名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讀音,避免徐姓和名字中發(fā)音相同或相似的聲母韻母放在一起作為名字,這樣讀起來很拗口,比如:南蘭倪、孫存春等。
2、徐姓徐筆畫有10畫,筆畫數較適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徐筆畫相近的字為名字,這樣比較勻稱!
3、徐姓五行屬金,徐姓吉兇寓意為吉,徐姓寶寶起名字應該從寓意出發(fā),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
4、徐姓寶寶起名字最好結合孩子的生辰八字,這樣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數理,如需根據生辰八字免費起名,可以參考“生辰八字起名”。
總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則是:念著好聽、寫著好寫、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數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baijiaxing/28278.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百家姓》是一篇中文姓氏的文章,據文獻記載,最開始收集了411個姓氏、后補充道568個,包含單姓444個,復姓124個。該文章采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整齊的排列,每一句都押韻,并非按人口多少排列,盡管百家姓內容沒有文理,但是對于中國的姓氏文化的認識有很大作用,所以才會流傳成百上千年?!栋偌倚铡放c《三字經》、《千字文》并稱“三百千”,是我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