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姓簡介
“黎”字拼音:lí,“黎”屬于常用字
黎姓全國人口約 210 多萬
黎姓各個時期人口排名走勢圖
說明:本統(tǒng)計根據(jù)網(wǎng)友訪問查詢名字測試排名進行的統(tǒng)計
黎姓人口在各個省市的最新分布
宋朝時期
明朝時期
當代黎姓的人口已近200萬,排在第一百零三位
黎姓起源(來源)
出自黎國后裔
。據(jù)《元和姓纂》等所載,商時有諸侯國--黎國,一個在今山西長治縣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滅;另一個在今山東鄆城縣西。這兩個黎國的子孫,后以國為氏,姓黎。出自帝堯后裔。據(jù)《元和姓纂》等所載
,商末為周文王所滅的黎國,在周武王分封諸侯時,被封給帝堯的后裔,賜爵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國的名稱。春秋時黎國遷都于山西黎城縣東北的黎侯城,后為晉國(在今山西西南部)所滅,其子孫后以國為氏而姓黎。又據(jù)《路史》所載,黎國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湯后裔于黎國,后被豐舒所滅,其子孫有黎氏、犁氏?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出自九黎的后裔
。據(jù)漢代民俗著作《風俗通義》等所載,商代兩個黎國均為古部落“九黎之后”。另一說,顓頊時期,“黎”曾被封為北正(一說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后裔有以字為氏,稱黎氏。少數(shù)民族改姓為黎
。據(jù)《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后魏有代北鮮卑族復姓素黎氏,隨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改為漢字單姓黎氏,是為河南洛陽黎氏。文獻多謂商朝黎國在上黨壺關(guān)(上黨東北),殷諸侯國
,且與東夷有關(guān)黎姓郡望
京兆郡: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內(nèi)史置京兆尹,職掌相當于郡太守
,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西安市西北),相當于今陜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地九真郡:公元前三世紀末
宋城郡:隋時此地為雎陽
黎姓堂號
黎陽堂:后周黎景熙曾任黎陽郡太守十二年、拜任史官著作佐郎
黎城堂:周朝黎侯國始祖祖伊
經(jīng)術(shù)堂:黎錞,字希聲
,北宋四川渠縣寶城區(qū)宋場鄉(xiāng)黎家山寨即狀元村人,慶歷三年癸未科即1403年狀元及第,精通經(jīng)術(shù)。宋英宗曾問歐陽修:“蜀中有何名士?”對曰:“文學有蘇洵,經(jīng)術(shù)有黎錞巴郡堂:黎錞九代孫黎伯賢,由四川渠縣遷居重慶府巴縣西鄉(xiāng)大教場
乾元堂:黎伯賢之孫黎命表
載酒堂:“載酒堂”是北宋時代海南島儋縣文人黎子云的私宅
玉成堂:江西省上猶縣石溪黎氏宗祠所供奉
此外
黎姓源流
一
現(xiàn)行常見姓氏
2
3
、“又,有素嵇氏改為黎,虜姓也。”《中國姓氏大全》稱:“古有黎國(今山西黎城。一說在今山西長治西南),曾為錫伯族(史稱‘西伯’)平定,其子孫以國為氏?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4、又
,今獨龍族之黎姓,分布於云南之貢山,由黎卡塔(四川“臘卡達”)所改,本為地名——“黎卡”,雪山或高處之意;“達”,上方之意,取以為姓?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黎姓起名的基本原則和起名原理
1、黎姓用字只有1個讀音lí
2、黎姓黎筆畫有15畫
3、黎姓五行屬火
4
總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則是:念著好聽 黎姓早期發(fā)源地當是今山西黎城縣東北一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baijiaxing/28474.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黎姓
l黎姓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