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肩又稱圓珠壺,相傳最早為明代制壺名家徐友泉所作,,其壺造型飽滿,大方得體,以體現圓潤的壺身為主,壺蓋與壺身仿佛合為一體,渾然天成。壺肩飽滿勻稱,向下漸收,構成大致倒三角比例,窈窕圓潤,適宜沖泡紅茶。
“美人肩”壺,顧名思義,就是窄而圓潤的女性美肩樣壺。
壺肩飽滿勻稱,向下漸收,構成大致倒三角比例,窈窕圓潤。壺把綽約,壺流柔和,整器端莊清麗,輕盈柔美。又稱“圓珠壺”。
《陽羨茗壺賦》所說“圓珠在掌,如合浦之珠回”即指此壺。
美人肩紫砂壺宛如古代女子端莊可愛,帶點宮廷的雍容華貴,又不失大家閨秀般的妖嬈。造型飽滿,大方得體,以體現圓潤的壺身為主,壺蓋與壺身仿佛合為一體,沒有空隙,用手撫摸上去,能感受到它的溫暖。
美人肩作為傳統器型是由清代的老作品演化而來,是一款經典器型,同一種器型在不同的工藝師手里能夠表現出不同的神韻與氣韻來,以古代美人的肩線及豐腴美妙的曲線,幻化出動人心弦的壺形。
此壺制作上最難之處,在于用全手工打出柔順怡人的線條,及蓋面和壺身的過渡,與流暢無礙的長三彎流,故由古至今皆被陶家視為最難掌握的造型品種之一。
美人肩紫砂壺是泡茶利器,沖泡揚香力特高、輕快而利落,茶湯緊結柔滑,回甘強、回韻悠長。由于其泥料的優(yōu)異,泡養(yǎng)前泡養(yǎng)中及泡養(yǎng)后壺身顏色都會有所變化,令人嘆為觀止。
然后加上美人肩器形上的風情萬種,用此壺來泡茶絕對是美好的享受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壺還會越來越迷人。
1.西施壺
西施壺是眾多的紫砂壺器中,西施壺是眾多的紫砂壺款式中最為經典傳統、也是最受人們喜愛的經典壺型之一。西施壺壺身圓潤、截蓋、短嘴、倒把,憨態(tài)可掬,實為品茗者把玩的佳品。此壺型壺蓋與壺身結合為圓球體,壺蓋上有圓球形壺鈕襯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與小短的壺嘴,就構成了世人喜愛的西施壺。西施壺看似簡約,實則嚴謹,好似渾然天成。此壺是紫砂壺愛好者必收藏的壺型。
2.石瓢壺
追溯石瓢壺的歷史,可以發(fā)現石瓢壺是紫砂壺中較為傳統的紫砂壺造型,有相關的歷史證據可以證明,石瓢壺在清代乾、嘉年間比較多。歷代名家制作較多,但毎人風格各異,其類型主要有高石瓢、矮石瓢、子冶石瓢三種。
3.仿古如意壺
這種壺形的紫砂壺十分有特點,就整體的造型來說,壺把和壺嘴線形非常的流暢,壺蓋也有像拱橋式的襯托,特別是壺身有特別的如意花紋,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風格,此壺形成于明朝,流傳數百年,經典不朽,深受壺友喜愛。
4.井欄壺
水井四壁一般用“井”字形木架從下而上壘成,用來保護井壁使其不塌陷,而凸出地表的則是井欄。紫砂壺的工藝師按照井欄的輪廓制作成了井欄壺。井欄壺方中有圓,圓中有方,壺形簡約美觀、流暢大氣,深受人們的喜愛。
5.井欄壺
仿古壺為前人制作,經過數目年后傳承到今天,此類壺壺頸渾圓、敦實,與下壓的壺肩形成緩沖;壺體較大,位置矮、刷、沉;壺口沿寬大,子母線嚴絲合縫,密不透氣;壺蓋扁、滿,壺鈕扁圓,備受紫砂愛好者的青睞。
6.掇球壺
掇球壺以大、中、小三個球體重疊而成,壺身為大球,壺蓋為中球,壺鈕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按黃金分割比例巧妙布局安排,三個圓球均衡、和諧、對比、勻正,利用點線面的巧妙組合和各種線形的有機結合,達到形體合理、珠圓玉潤的完美性。掇球壺是紫砂壺中最受歡迎的款式之一。
7.報春壺
報春原意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當日,讓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樣子,在街市上高聲喧叫“春來了”,將春天來臨的消息報告給鄰里鄉(xiāng)親。報春民俗的另一層用意在于把春天和甸芒神接回來。
西施壺”,完整的稱呼應該是“西施乳壺”,簡稱“西施”或“西施乳”。這個壺型在紫砂壺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記載的,而且,最早做這個壺型的,以筆者的管見,當屬徐友泉。
日本明治時期的研究中國紫砂的學者奧玄寶,在明治甲戌年(相當于清同治13年)所著的《茗壺圖錄》中的“式樣”篇章里,就有關于西施壺的記載:“式有數樣,曰小圓、曰菱花??????,美人肩、西施乳??????”。
民國年間,由紫砂藏家兼紫砂史學家李景康、張虹合著的一部紫砂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專著《陽羨砂壺圖考》里,在記載徐友泉時寫道:“又,友泉嘗為吳梅鼎父延
攬于家,窮年累月、竭智殫思,制有云罍、螭觶、漢瓶、僧帽、苦節(jié)君、扇面方、蘆席方、誥寶、圓珠、美人肩、西施乳、束腰菱花、平肩蓮子、合菊、荷花、芝
蘭、竹節(jié)、橄欖六方、冬瓜麗、分蕉、蟬翼、柄云、索耳、番象鼻、鯊魚皮、天雞篆珥諸式?!毙煊讶亢?,友泉是他的字,明萬歷(1570年-1619
年)人,生卒年不詳。從供春(明正德、嘉靖年間1506年-1566年,生卒年不詳)做出第一把有史可考的樹櫻壺到徐友泉的年代,中間只不過隔了
50-70年左右,經歷了趙梁、董翰、袁錫、時朋(時大彬之父)“四名家”以及時大彬這兩代人。徐友泉是時大彬的弟子,這樣算來,他應當是紫砂壺史上自供
春之后的第四代人物了。筆者翻遍了自己所能接觸到的紫砂典籍,尚未發(fā)現徐友泉之前有誰做過西施壺的記載。因此,筆者認為,到目前為止,徐友泉是有史記載做
過西施壺的第一人。
因為有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才這樣珍貴,令人回味無窮。更加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禪一味的文化,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貴不俗的雅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25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建盞是什么
下一篇: 一個人泡茶茶壺的容量多大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