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這樣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于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蓋碗是我國一種歷史悠久,且也使用普遍的茶具之一,起源于唐代的四川、盛行清朝的京師。蓋碗上有蓋,下有托,中間有碗,這是古人取天、地、人之意,寄寓了一個小天地,一個小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講的“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道理,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古時人們是直接使用蓋碗喝茶,而現(xiàn)在的人用蓋碗大都是泡茶。無論是把它作為品茶器、還是泡茶器,都主要在于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現(xiàn)代茶器中,蓋碗被稱為“萬能茶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廣泛,在茶館、茶店,還有各大茶會、活動上,十有八九使用蓋碗進行泡茶。
為什么蓋碗相較于其他茶器,更受歡迎呢?
01、便于控制出水速度和濃淡
使用蓋碗泡茶,可以隨時根據(jù)口味控制出湯時間來調(diào)節(jié)濃淡。像綠茶這種比較鮮嫩一點的茶,很容易悶壞,使得口感苦澀。另外,如果使用蓋碗喝茶,可以不必揭蓋,只需半張半合,茶葉既不入口,茶湯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愜意。蓋碗茶的茶蓋放在碗內(nèi),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zhuǎn),輕刮則淡,重刮則濃。
02、便于觀察
以杯泡茶,不利于調(diào)節(jié)茶湯濃淡,以壺泡茶不利于察色、觀形。而蓋碗雖然不能有助于提高茶的味道,但是能最真實的表現(xiàn)茶的優(yōu)缺點。用蓋碗泡茶,一打開茶蓋就可以觀察到茶葉整個由緊縮到舒展的過程,聞其蓋香就是聞茶之味。所以一般斗茶、評茶都是用的蓋碗。
03、適宜泡所有茶類
瓷質(zhì)蓋碗的表面施釉,高溫?zé)Y(jié),致密度高,不容易沾染氣味,能夠保持原汁原味。所以普遍來講,蓋碗適合用來泡任何茶。這一點是蓋碗遠超其他茶器的最大優(yōu)勢。
蓋碗雖好,但蓋碗要拿得美麗、泡出好茶湯,那就是一門學(xué)問了。一些茶友在日常操作時,會出現(xiàn)出水不暢的情況,還容易燙手。
那么,在選擇和使用蓋碗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容量
蓋碗容量小,沒把握好浸泡時間會泡濃;容量大,水倒太多會淡。因此在蓋碗容量的選擇上,要因人而異,適度為佳。如果是女性,手比較小,需要小巧的茶具,一般選用100-120ml最合適。如果是男性,一般喝茶量大,也偏好大一點的蓋碗,300ml也就差不多了,相對150ml也是比較合適的。
材質(zhì)
不同材質(zhì)的蓋碗重量不同,挑選一把適量的蓋碗會讓出湯更方便。一般白瓷薄胎蓋碗拿在手上不會太沉重,觀湯色也更好。而泥料較厚的蓋碗,應(yīng)該慎重入手。泥料厚的蓋碗,除了散熱慢之外,用起來也較重手。握在手上時,手感厚實,且“身材”略笨重,異常燙手,還容易手酸。
外觀
許多人挑選蓋碗時,會首看“顏值”——花紋圖案。但泡茶時,茶為君,器為臣。蓋碗作為茶器,最重要的是為泡好一杯茶而服務(wù)。在挑選蓋碗時,除了看顏值,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茶碗、茶蓋、茶船等器形方面的細節(jié)差異,例如茶碗的高矮寬窄,碗沿的距離等。這些小細節(jié)不僅會影響蓋碗的美觀,更關(guān)乎聞茶香、燙不燙手等問題。在正常情況下,更推薦茶友們使用寬碗沿的蓋碗。碗沿寬,弧度大,不僅有助于散熱,還能讓茶湯順著碗沿乖乖流進公道杯里。
用法
蓋碗的優(yōu)勢之一,就在于靈活。可以根據(jù)不同茶葉的條索或條形大小,來相應(yīng)地調(diào)整蓋碗開口的大小。比如,遇到一些條索或條形粗大的茶,開口便可以大一些;而遇到較碎,或細小的茶葉,開口便可以控制得小一些,防止葉片掉落。出湯的時候,手腕應(yīng)該要翻轉(zhuǎn)130度左右,而手肘則與身體平行。在這樣的理想狀態(tài)下,才能保證瀑布狀出水,一氣呵成,且出水的位置處于大拇指和中指之間,不會燙傷左右的手指。
蓋碗泡茶手法常用有2種,分別為三指法、抓碗法:
1、三指法
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拿蓋碗的手法,是以三只手指拿捏蓋碗,稱之為三指法;因為此種手法看起來比較優(yōu)雅柔美,所以很多女性都喜歡用這種手法。
蓋碗的頂端有蓋鈕,就是開蓋時我們手捏的地方。出湯的時候,蓋子調(diào)整開口大小,食指放在蓋鈕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兩側(cè),無名指和小指彎曲并在中指邊上,不與蓋碗接觸,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
注意,無名指和小指不可翹起,是茶藝中的大忌,會顯得輕浮。這種拿法,如果拿法不對,很容易燙手,需要多加練習(xí),找準位置。
2、抓碗法
此種手法用的人不多,姿勢沒有三指法柔美,而且因為整個手按住蓋鈕,很容易燙手,在茶藝表演里,多位男士使用。
這種拿法的要點是,先調(diào)整好蓋子開口的大小,拇指按住蓋鈕,其他手指貼住蓋碗底部,蓋子的方向朝自己,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
此種手法抓碗法操作簡單,一手即可掌握,顯得豪邁、大氣,多為男士使用。
擴展資料:
蓋碗茶沖泡七要領(lǐng):
一、軟水沖泡(純凈水最佳);
二、無論用什么茶具,茶水一定要分離;
三、茶葉老水溫高(100℃),茶葉嫩水溫低(80-90℃)
四、投茶量(標準120ml蓋碗):綠茶與紅茶3g;烏龍茶7g;普洱茶5-8g;
五、注水手法:高沖發(fā)香,低吊成湯;
六、出湯速度:從快到慢,逐泡加長;烏龍茶類忌悶泡;出湯徹底,不留殘余;
七、整個沖泡過程注意保溫,茶葉涼后再泡會影響口感;
蓋碗泡茶的步驟
第一步、洗碗
使用蓋碗泡茶,每次沖泡前都應(yīng)使用滾燙的開水沖洗一下;清潔、消毒蓋碗的同時,還能提高蓋碗的溫度。
第二步、置茶
根據(jù)實際情況(多人飲用還是個人飲用),放入適量的茶葉。若是個人飲用,小編建議放1-2克茶葉。多人飲用,可根據(jù)人數(shù)酌量增減。此外,還可以根據(jù)個人的口味稍作調(diào)整。
第三步、沖泡
加入適當(dāng)溫度的熱水,蓋上蓋碗悶泡。這個熱水溫度,一般根據(jù)所沖泡的茶類決定。
第四步、品飲
悶泡足夠的時間后,打開碗蓋,用蓋子輕輕撥動茶湯,觀賞茶湯的顏色、茶葉舒展后的優(yōu)美姿態(tài)。把蓋子斜蓋碗上,留出一道縫隙,大小足以出水,倒出茶湯,方可品飲。
重點來了啊。其實用蓋碗泡茶非常簡單,重點是在倒茶湯時需要掌握的技巧。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會燙傷哦。接下來為你說說使用蓋碗泡茶的技巧:
1、用蓋碗泡茶,一定要控制好泡水量。加水過多,倒茶湯時,茶水過滿就會溢出,這樣不燙手才怪呢?是不是?
2、用蓋碗倒茶湯時,拿蓋碗的手勢非常講究。如果隨便拿,也會發(fā)生燙手的情況。關(guān)于這點,小編特意搜集了示范圖片來給大家學(xué)習(xí):
第1張圖片是的拿碗手勢正確,不偏不歪,能夠明顯地看到茶水緩緩流下,并沒有觸到手。
第2張圖片拿蓋碗的手勢明顯偏了,這樣稍不注意,碗蓋可能偏移或掉下來,茶水四溢,燙手在所難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26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紫砂壺適合泡什么茶原來還有這些講究
下一篇: 茶桌上常見的24種茶具你知道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