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的種類有茶盤、茶荷、紫砂壺、茶則、茶匙、燒水器、茶針、茶巾、茶漏、茶夾、公道杯、茶導(dǎo)、茶寵、品茗杯、聞香杯、蓋碗、茶洗等,茶具根據(jù)材質(zhì)的不同分為瓷器、竹器、紫砂器、木器等,其中常使用的茶具為公道杯、蓋碗、品茗杯、茶盤。
茶具是茶葉沖泡中必不可少的裝備,而且種類繁多。有一些是大部分茶類沖泡時必備的茶具,稱為基本茶具,主要有以下幾種:
1、煮水器具:煮水器具有鋁、不銹鋼、玻璃、陶等質(zhì)地。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是隨手泡;
2、貯水器具:保溫瓶。如果有隨手泡,則貯水器具可不用;
3、棄渣用具:常稱水盂。塑料小桶、瓷或者陶質(zhì)的均可;
4、沖泡用具:即泡茶用的茶壺。有鋁壺、玻璃壺、瓷壺、陶壺多種;
5、貯茶罐:貯放茶葉用。有紙、竹、瓷、陶等質(zhì)地,前提是保證無異味;
6、取茶、置茶用具:由茶匙、茶荷組成。茶匙用以取茶,茶荷用以置放取出的茶葉。
7、放置茶具及送茶用具:稱為茶盤。形狀多以長方形、正方形等;
8、觀外形及置放點心用具:稱為小茶盤。有瓷、陶、竹等小盤;
9、去茶水漬及墊手用具:稱為茶巾。以吸水性能強的棉麻織品為主;
10、公道杯:用來均勻分茶的器具;
11、品杯:用來喝茶的小品杯。主要以玻璃、瓷等質(zhì)地為主。
? ? 泡茶器具要根據(jù)不同的茶類,喝茶的環(huán)境,喝茶人等條件選擇最適合的器具,可根據(jù)情況調(diào)整。基本器具:蓋碗、壺、公道杯、品茗杯、水盂、茶則、茶針、茶夾、蓋置、茶巾、隨手泡、 桌旗布。
泡茶的器皿應(yīng)該怎樣選擇:
? ? 一、因人制宜
? ? 職業(yè)有別,年齡不一,性別不同,對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樣。如老年人講求茶的韻味,要求茶葉香高、味濃,重在物質(zhì)享受,因此,多用茶壺泡茶;年輕人以茶會友,要求茶葉香清味醇,重于精神品賞,因此,多用茶杯沏茶。
? ?二、 備水用具
? ? “水為茶之母”沒有水,就沒有茶了,所以,準(zhǔn)備水,這是所有喝茶的必須步驟。一般來說,普通家用考慮到方便以及安全問題,最好別選擇明火燒水(煤氣灶那個當(dāng)然例外),而現(xiàn)在隨手泡(電水壺)的普及,真的可以解決絕大多數(shù)人的問題。假如家里有合適的水源,可以考慮單一功能的電水壺,但如果使用桶裝水的話,強烈建議選擇哪種帶有上水功能的產(chǎn)品。
? ? 三、不同茶要選擇不同的茶具
? ? 綠茶的特征是清湯綠葉,沖泡時宜選擇壁薄、易于散熱、質(zhì)地致密、孔隙度小、不易吸香的茶器,如玻璃蓋碗、薄胎瓷質(zhì)蓋碗等。 花茶 青瓷、青花瓷蓋碗,瓷杯或玻璃壺。黃茶是輕發(fā)酵茶,氣香馥郁,滋味醇厚,所用器具以瓷壺為佳。紅茶宜用白瓷蓋碗沖泡,用玻璃公杯賞湯,便于襯托它的寶光、金圈、湯色紅艷等特點。白茶新茶力求樸素、自然,以瓷器為佳;老白茶則可用陶壺煮飲。烏龍最好選擇瓷質(zhì)蓋碗沖泡,薄胎小杯品飲,更能凸顯其高揚的香氣;傳統(tǒng)泡法也可以用朱泥壺沖泡。黑茶可沖泡也可煮飲,當(dāng)配陶質(zhì)茶器或較粗砂粒的紫砂茶器,能夠去除異味,更顯陳香。
我國地域遼闊,茶類繁多,又因民族眾多,民俗也有差異,飲茶習(xí)慣便各有特點,所用器具更是異彩紛呈,很難作出一個模式的規(guī)定?,F(xiàn)所介紹的內(nèi)容是從中國現(xiàn)代茶藝的基本需要出發(fā),選擇主要器械具,以功能分類敘述,以供茶藝愛好者參考。 一、主茶具。泡茶、飲茶主要的用具。1、茶壺:用以泡茶的器具。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和圈足四部分組成。壺蓋有孔、鈕、座、蓋等細(xì)部。壺身有口、延(唇墻)、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細(xì)部。由于壺的把、蓋、底、形的細(xì)微部分的不同,壺的基本形態(tài)就有近200種。以把劃分。①側(cè)提:壺把為耳狀,在壺嘴的對面。②提梁壺:壺把在蓋上方為虹狀者。③飛天壺:壺把在壺身一側(cè)上方為彩帶習(xí)舞狀。④握把壺:壺把圓直形與壺身呈90°狀。⑤無把壺,壺把省略,手持壺身頭部倒茶。以蓋劃分。①壓蓋:蓋平壓在壺口之上,壺口不外露。②嵌蓋:蓋嵌入壺內(nèi),蓋沿與壺口平。③截蓋:蓋與壺身渾然一體,只顯截縫。以底劃分。①捺底:將壺底心捺成內(nèi)凹狀,不另加足。②釘足:在壺底上加上三顆外突的足。③加底:在壺底四周加一圈足。以有無濾膽分。①普通壺:上述的各種茶壺,無濾膽。②濾壺:在上述的各種茶壺中,壺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濾膽或濾網(wǎng),使茶渣與茶湯分開。以形狀分。①筋紋形:猶如植物中弧形葉脈狀筋紋,在壺的外壁上有凹形的紋線,稱之為筋,而筋與筋之間的壁隆起,有圓澤感。②幾何形:以幾何圖形為造型,如正方形、球形圓柱形等。③仿生形:又稱自然形,仿各種動物、植物造型,如南瓜壺、梅樁壺、松干壺等。④書畫形:在制成的壺上,刻鑿出文字詩句或人物、山水、花鳥等。2、茶船:放茶壺的墊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觀,又可防止茶壺燙傷桌面。①盤狀:船沿矮小,整體如盤狀,側(cè)平視茶壺形態(tài)完全展現(xiàn)出來。②碗狀:船沿高聳,側(cè)平視只見茶壺上半部。③夾層狀:茶船制成雙層,上層有許多排水小孔,使沖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層,并有出水口,使夾層中的積聚之水容易倒出。3、茶盅:亦稱茶海。盛放泡的茶湯之分茶器具。因有均勻共湯濃度的功能,故亦稱公平杯(或公道杯)。①壺形盅:以茶壺代替用之。②無把盅:將壺把省略,因區(qū)別于無把壺,常將壺口向外延拉成一翻邊,以代替把手提著倒水。③簡式盅:無蓋,從盅身拉出一個簡單的倒水口,有把或無把。4、好的茶湯并飲用的器具。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狀。②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稱盞形杯。③直口杯:杯口與杯底同大,也稱桶形杯。④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稱鼓形杯。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⑥蓋杯:附加蓋子的茶杯,有把或無把。5、聞香杯:盛放泡好的茶湯,倒入品茗杯后,聞嗅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6、杯托:放置茶杯的墊底器具。①盤形:托沿矮小呈盤狀。②碗形:托沿高聳,茶杯下部被托包圍。③高腳形:杯托下有一圓柱腳。④圓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豎邊,上固定杯底,下為托足。7、蓋置:放置茶蓋、盅蓋、杯蓋的器物,既保持蓋子的清潔,又避免沾濕桌面。①托墊式:形似盤式杯托。②支撐式:圓柱狀物,從蓋子中心點支撐住蓋;或筒狀物,從蓋子四周支撐。8、茶碗: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湯作飲用工具。①圓底:碗底呈圓形。②尖底:碗底呈錐形,常稱為茶盞。9、蓋碗:由蓋、碗、托三部件組成,泡飲合用器具或可單用。也稱三才杯。10、大茶杯:泡飲合用器具,多為長桶形,有把或無把,有蓋或無蓋。11、同心杯:大茶杯中有一只濾膽,將茶渣分離出來。12、沖泡盅:用以沖泡茶葉的杯狀物,盅口留一缺口為出水口,或杯蓋連接一濾網(wǎng),中軸可以上下提壓如活塞狀,既可使沖泡的茶湯均勻,又可以使渣與茶湯分開。二、輔助用品。泡茶、飲茶時所需的各種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1、桌布。2、泡茶巾。3、茶盤。4、茶巾盤。5、奉茶盤。6、茶匙。7、茶荷。8、茶針。9、茶箸。10、茶筒。11、茶食盤。12、計時器。13、消毒柜等。三、備水器。1、凈水器。2、貯水缸。3、煮水器。4、保溫瓶。5、水孟。四、備茶器。1、茶樣罐。2、貯茶罐。3、茶甕(箱)。五、盛運器。1、提柜:用以放置泡茶用具的茶樣罐的木柜。2、都籃。3、提袋。4、包壺巾。5、杯套。六、泡茶席。1、茶車。2、茶桌。3、茶席。4、茶凳。5、坐墊。七、茶室用品。1、屏風(fēng)。2、茶掛。3、花器。中國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yōu)美,兼具實用和鑒賞價值,為歷代飲茶愛好者所喜愛。茶具的使用、保養(yǎng)、鑒賞和收藏,已成為專門的學(xué)問,時代不衰。其中,宜興紫砂壺和景德鎮(zhèn)瓷器聞名天下。1·陶土茶具陶土茶具是指宜興制作的紫砂陶茶具,始于北宋,興盛于明、清。宜興的陶土因黏力強而抗燒,故有“土與黃金爭價”之說。宜興之土燒制的紫砂茶具造型古樸、色澤典雅、光潔無暇,用其泡茶,既不奪茶真香,又不損湯氣,能較長時間保持茶葉的色、香、味。今天紫砂壺不論造型還是質(zhì)感,都達到了相當(dāng)高的水平,被國際友人贊譽為“世界茶具之首”。目前紫砂茶具品種已有幾十種增加到了600多種。例如紫砂雙層保溫杯就是深受群眾歡迎的新產(chǎn)品。由于紫砂泥質(zhì)地細(xì)膩柔韌,可塑性強,滲透性好,所以用以它燒成的茶具泡茶,色香味皆蕰,夏天不易變餿,冬天放在爐上煮茶不易炸裂。 2·瓷器茶具 我國的瓷器茶具產(chǎn)生于陶器之后,按產(chǎn)品又分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幾個類別。 (!)白瓷茶具:白瓷茶具以色白如玉而得名,其產(chǎn)地甚多,有江西景德鎮(zhèn)、河北唐山、安徽祁門、等。其中以江西景德鎮(zhèn)的產(chǎn)品最為著名。(2)青瓷茶具:青瓷茶具始于晉代,主要產(chǎn)于浙江、四川等地。 (3)黑瓷茶具:黑瓷茶具產(chǎn)于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宋代福建斗茶之風(fēng)盛行,由于建安所產(chǎn)的茶盞顏色紺黑,適合斗茶而馳名。這種黑瓷茶盞古樸雅致,瓷質(zhì)厚重,保溫性能較好,故為斗茶行家所珍愛。 3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產(chǎn)于福建福州一帶。福州生產(chǎn)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特別是創(chuàng)造了紅如寶石的“赤金沙”和“暗花”等新工藝以后,更加聞名遐邇。4玻璃茶具現(xiàn)今,玻璃器具有了較大的發(fā)展,玻璃質(zhì)地透明,用玻璃杯泡茶,茶葉的細(xì)嫩柔軟、茶葉的整個沖泡過程及茶湯的色澤可以一覽無余,使人在品茶的同時得到一種動態(tài)的藝術(shù)欣賞。5金屬茶具 用金、銀、銅、錫等金屬制作的茶具密封性能好,有較好的防潮、防氧化、防光、防異味效果,尤其是錫的作用為茶器具的材料有較大的優(yōu)越性。6竹木茶具歷史上,廣大農(nóng)村群眾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價廉物美,經(jīng)濟實惠。當(dāng)今社會,人們?nèi)匀挥媚竟?、竹罐裝茶,特別是黃陽木罐和二黃竹片茶罐,既可作為贈親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使用價值。 7搪瓷茶具 由于搪瓷茶具經(jīng)久耐用,攜帶方便,實用用性強,五六十年代在我國各地較為流行,以后又為其他茶具所替代。 我國歷史上還有用玉石、瑪瑙等制作的茶具,但由于其制作困難,價格昂貴,主要是作為擺設(shè)以顯示主人的富有,因此并不常見。
1、陶土茶具:陶土茶具是我國最早的茶具種類。由于成陶火溫高,燒結(jié)密致,因此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傳熱不快也不容易燙手。
2、瓷質(zhì)茶具:可分為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搪瓷茶具和彩瓷茶具5種。
3、金屬茶具:是我國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由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制作而成。
4、玻璃茶具:由于玻璃質(zhì)地透明,光澤奪目,因此用玻璃器具泡茶、品茶,可以讓人看清楚茶葉的本身形態(tài)以及鮮艷的色澤。
5、竹木茶具:竹木茶具來源廣且制作方便,對茶無污染,對人體無害。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歡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34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常見的七大材質(zhì)的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