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刀主要用于普洱餅茶、磚茶、沱茶等緊壓茶的撬取工具,因為緊壓茶的做法,使得普洱茶在泡制之前要進行撬茶。即便是比較松散的緊壓茶,也不贊成用手掰。
一很不衛(wèi)生,你讓客人怎么想;二掰下來都是一塊一塊的,既不容易泡開,又容易掰碎。既然普洱茶刀這么有用,那今天小編就帶領(lǐng)大家認識下茶刀。
茶刀的種類很多,根據(jù)茶刀的材質(zhì)來分,主要有鐵質(zhì)、竹木、動物骨骼、銀制等。
其中鐵質(zhì)的茶刀最多,它還分茶刀和茶錐,茶錐應(yīng)該是每一位普洱茶人都有的,應(yīng)用最廣。
鐵質(zhì),因為其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做成各種形狀,茶錐復(fù)古造型,古色古香,和普洱茶很配哦。
三角型茶錐
三角型茶錐,是普通茶刀的變種,獨特的三角錐面的設(shè)計,讓撬茶的過程更加輕松,撬起的茶葉隨著錐面脫落。
鐵質(zhì)的茶刀,另一類是比較扁的刀刃,造型也是非常多樣,可以做成很復(fù)古的造型,比如圖中的匕首型。還可以是砍刀的形狀,有很多茶刀的柄和刃是分開的,柄會采用一些比較高端的木材。
龍泉手工段打花紋鋼茶刀
龍泉鍛打的茶刀一直都是普洱茶人最喜歡的茶刀,高檔、精致,寶劍的造型使用起來特別順手。如鑰匙狀的普洱茶刀,也是很受歡迎,價格實惠,使用也很方便。
不銹鋼多功能茶鉗
鐵質(zhì)的茶刀還有一種新的變種,有點像老虎鉗,各種類型的緊壓茶都適用,輕輕一夾,茶葉就脫落了,想吃核桃了還可以夾核桃。
鍍銀和全銀打造之普洱茶刀,銀光四射,甚是高貴。也是有茶錐和茶刀的造型。
竹木茶刀
由有些年份的竹或木削制而成,堅硬如骨,做工精細,現(xiàn)在使用較少。
全身木質(zhì)的茶刀
現(xiàn)在也比較少見,木材一般用于茶刀的柄。
用牙、牛角、牛骨、羊骨等珍貴材質(zhì)制成的茶刀,這類茶刀體積比一般茶刀大,外形灑脫豪放。
最后提醒大家,一定要區(qū)分“茶錐、茶刀”與茶針。茶錐、茶刀,是用來撬茶用的,而茶針,主要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nèi)網(wǎng)
一、制作工藝不同
如果要問我普洱生熟茶最大的區(qū)別在哪里,那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制作工藝。普洱生茶在采摘下來后經(jīng)過萎凋-殺青-揉捻-曬干-緊壓等工藝制作而成的。而熟茶則比生茶多了一個發(fā)酵的過程,也就是“渥堆發(fā)酵”,也正是因為這一發(fā)酵的工藝,讓生熟茶的口感功效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二、茶葉外觀不同
普洱生茶的外觀顏色多是黃綠色、青綠色為主,而熟茶的外觀顏色是紅褐色,有一些芽茶是暗金黃色。所以,單從茶葉的顏色方面就能區(qū)分出普洱的熟茶與普洱生茶。
三、口感滋味的不同
生茶喝到嘴里口感強烈,而且有略帶一點苦澀味,茶湯高香馥郁,茶氣非常足。上好的普洱生茶入口即化、生津明顯且持久,而且茶葉葉底柔軟。熟茶湯色紅濃透亮、濃稠水甜,滋味非常純合,茶底色澤褐紅,還具有獨特的茶香。
注意: 一、撬茶
需要準備好茶針或者茶刀等撬茶工具,首先將包裝好的茶餅打開,把茶刀從茶餅側(cè)面沿邊緣插入。稍用點力,把茶刀再往茶餅里推進去些,這樣不會把茶餅撬的很散碎。向上用力,把茶餅撬開剝落。再用同樣的方法順著茶葉的間隙,茶餅就一層一層的撬開了。
撬茶基本原則,就是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大前提下,盡量不破壞條索完整性,同時輕松省力。一般而言,一把好用的茶錐(確保是鋼質(zhì)而非鐵質(zhì))足以勝任所有類型的緊壓茶,而茶刀大多只能用于時下一些緊壓度極低的泡餅——那些餅用手掰開就足矣了。坊間流傳的從餅窩或是餅邊撬都不推薦,有弄傷自己的可能,條索完整性的保全也差。
二、投茶量
投茶量一定要根據(jù)壺的大小和個人的口味來投入,而并不能一味的按照茶葉占壺容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為宜這種說法來投茶,不過初期可以按照這個比例來投茶,然后再以自己的情況逐漸增減。
三、醒茶
一般如果是存放時間比較久的普洱茶茶餅,剛撬下來的普洱茶很難發(fā)揮其最好的一面,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對普洱茶進行醒茶,這里的醒茶并不是我們沖泡茶葉時,第一道茶湯倒掉時的醒茶,而是將撬下來的茶攤開置于清潔、蔽蔭處吹風數(shù)日。
這一階段是茶最容易沾染雜味的時候,要注意環(huán)境不可有異味,也不可受到日曬或長時間燈光照射。在茶葉上覆蓋一張白紙可以有效避免這些情況的影響。
四、沖泡
在沖泡茶葉時生茶和熟茶的水溫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如沖泡存放較久的熟餅要用滾開水,沖泡存放不久的生餅,水溫可低一些。經(jīng)過陳化的普洱茶,第一泡茶湯一般是倒掉(也有人稱這一道為洗茶和醒茶),第二泡開始飲用。普洱茶的浸泡時間不宜太長,注入開水30秒到一分鐘即可直接飲用,或倒入另備的大杯中存放,想喝時再注入小杯子中細細品味。
工具: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x0dx0ax0dx0a茶壺(紫砂壺),是泡茶的咯;隨手泡,是煮水的;茶盤,是沏茶時用來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來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盤下面用來放洗杯的廢水;茶洗,是一個大碗,用來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來喝茶用的;功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從茶壺倒入公道杯,之后才倒入品茗杯的。聞香杯,是用來暖手和聞茶香的;茶針,用來通壺嘴;茶勺,是用來裝茶葉的;茶夾,就是用來夾住茶杯,進行洗茶杯等工作。x0dx0ax0dx0a步驟:溫壺,燙杯,裝茶,高沖,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x0dx0ax0dx0a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x0dx0ax0dx0a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占其容積之七分為宜?!盀觚埲雽m”x0dx0ax0dx0a沸水沖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沖入,使開水有力地沖擊茶葉,之后蓋沫(將溢出壺頂?shù)呐菽稳ィ按猴L拂面”。x0dx0ax0dx0a蓋好壺蓋,以沸水淋于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爸叵聪深仭眡0dx0ax0dx0a第一壺茶為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x0dx0ax0dx0a以初沏之茶澆沖杯子。稱:洗杯。x0dx0ax0dx0a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坝褚夯貕亍薄獙刂胁璧谷牍辣?,為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x0dx0ax0dx0a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于茶盤。x0dx0ax0dx0a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yīng)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為“關(guān)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x0dx0ax0dx0a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賓,自己最末。x0dx0ax0dx0a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nèi)翻轉(zhuǎn)。),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x0dx0ax0dx0a最后,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叭堊o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61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