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北宋當陽峪窯兔毫斗笠茶碗
人們常說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用器的過程,也是享受制湯、造華的過程。茶器,不僅融入了手藝人的感情,更承載著一個時代的歷史文化氣息。在廣州芳村,雷健平為其近十年從世界各地收藏的茶盞,成立了一家前后茶器藝術(shù)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訪談:茶盞之美從心出發(fā)
問:你收集了歷朝歷代這么多形制不一樣的茶具,每個朝代的茶具各具有怎樣的美感呢?
雷健平:美感
,不僅僅是指器物本身,更是指不同時代文化的呈現(xiàn),器物背后朝代的歷史狀態(tài)及國家的形式。如開放性的大唐盛世,器物就呈現(xiàn)出我們與國外文化的碰撞;又如宋代,處于華夏文明文化、美學、藝術(shù)、經(jīng)濟頂峰時期,一個茶碗就是一個結(jié)合體,它呈現(xiàn)的文化和面貌都是不一樣的。你去讀陸羽
、蔡襄等人的茶書著作,歷史上已經(jīng)有很多大家,從不同角度說起來
,我們從支離破碎到步入溫飽的生活,也才近二三十年。再加上明清兩代,因為飲茶習俗和傳統(tǒng)文化脈絡的改變,更加劇了我們今天對于那個時代的文化的理解的缺失。所以真的沒有資格去評判當時器物的美學,只能去學習了解器物背后所承載的故事,并從這其間吸取養(yǎng)分。圖為:民國金壽款三叉提梁壺
。問:你為什么會選擇收藏茶具呢?
雷健平:我認為現(xiàn)代收藏,很多人的觀念是錯誤的
,他們更關(guān)注,自己從買進到賣出之間掙了多少錢,這項投資是否有“錢途”。于我來說收藏就是學習的過程,應該要從心出發(fā),是自己真正熱愛的,獲得的東西并不僅僅是經(jīng)濟上的收獲,更是自身素質(zhì)的提升和知識的積累。我收藏這些茶碗大約是在10年前
,那個時候,國內(nèi)很多收藏家都勸我,這種飯碗不是飯碗,茶杯不像茶杯,黑不溜秋的東西買它做什么。這是一個認知的問題,上至天子宋徽宗這是我們自己文化的缺失
日本為何在文化保護方面做得這么好
圖為:北宋高麗青瓷茶盞
。問:飲茶與你來說,是一種怎樣的生活狀態(tài) 雷健平:對茶開始有要求 我們今天90%的喝茶人 你處于什么文化中 圖為:建盞銀毫茶盞。 問:你怎么看待茶席上的儀式感呢 雷健平:東方文化 溯源回來 我認為儀式感并不是講究動作要怎么花哨 文化就是生活,坐下來好好喝杯茶 圖為:曼生紫砂壺。 珍品:雷健平的鎮(zhèn)館典藏 兔毫盞 建窯兔毫盞是世界陶瓷史上的杰作之一 宋代建窯燒制的兔毫盞中 1969年經(jīng)中央美術(shù)學院倡導 雷健平說 圖為:磁州窯茶盞 曼生壺 紫砂壺為什么貴,雷健平表示 曼生十八式是由身為“西泠八家”之一的清代書畫家 陳鴻壽雖不會做壺 這件紫砂壺,蓋面是漢代的銅鏡 圖為:明代方斗杯。 磁州窯 磁州窯是中國傳統(tǒng)制瓷工藝的珍品 雷健平說,古代文化發(fā)達的程度已經(jīng)很高了 圖為:刻有“進諫”“供御”字樣的瓷片標本 茶器 雷健平說 如何挑選茶具?購買陶瓷茶具要注意茶具的環(huán)保與質(zhì)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68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上一篇:
鈴鐺杯喝茶喚醒你心中的小確幸
如何挑選茶具?
,大家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