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把鐵壺中,除了像水濡火燎這樣的“外在”的記憶外,還記錄了創(chuàng)作者思想與情感的“內(nèi)在”。
距今3000多年前的中國青銅器時代,出現(xiàn)了大量的禮器、樂器和兵器,器具上的紋飾以獸面紋、動物紋居多,流露著猙獰、粗獷之美,充滿了神秘的力量,體現(xiàn)了先民對自然的崇拜。當然,也有柔和、寓意美好祝愿的紋飾。當這些青銅器元素尤其是獸紋被匠師援入茶器設計中時,似乎顯得太過獰厲威嚴,較之給人優(yōu)雅寧靜之感的茶相去甚遠。盡管如此,它們身上還是有著天真樸拙的原始之美,蘊藏著中華文明的悠遠記憶。
回紋
回紋是青銅器上最常見的幾何紋樣之一,它因形如“回”字而得名,最早由雷紋衍化而來?;丶y的線條呈方折形卷曲,簡潔明快,有的呈單體間斷排列,有的是正反相連成對,俗稱“對對回紋”,還有的則呈連續(xù)不斷的帶狀等。在民間,人們常稱連續(xù)的回紋為“富貴不斷頭”。因此,鐵壺除了給人帶來歷史的厚重感之外,也有吉祥富貴的寓意。
饕餮紋
人們常說的獸面紋就是指饕餮紋,它盛行于商周時代,裝飾性很強,是一種圖案化的獸面。它是先民糅合了自然界多種猛獸的特征而塑造出來的神獸,似龍,似虎,似牛,似羊,面部往往巨大而又夸張。獸面的線條繁縟精美,立體感強烈,讓人感覺緊張肅穆,同時亦感到有磅礴之力迎面襲來。在古老的傳說中,饕餮是一種貪食巨獸,用它來作為鐵壺或茶具的紋飾,可謂妙心獨運,象征著要嘗遍天下好茶。
乳釘紋
單看鐵壺上環(huán)襯的乳釘,就很容易聯(lián)想起著名的曾侯乙編鐘。乳釘紋,又稱“乳突紋”,是在器物表面形成若干個乳突狀的單體紋飾,其排列方式為縱橫整齊排列,或不規(guī)則排列,最早出現(xiàn)在商代的青銅器上,作為祭祀女性先人的祭器,表達了先民對母輩的敬仰與懷念,亦有祈求子孫滿堂,人丁興旺的寓意。后來它成為春秋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的流行紋飾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69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功夫茶的主要茶具